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鶴壁 >> 鶴壁工藝 >> 收藏與交流 >> 瀏覽鶴壁

千年傳承 云夢山黑陶重現異彩

2013/4/8 15:53:13 點擊數: 【字體:

千年傳承 云夢山黑陶重現異彩

現代黑陶精品——鬼谷子下山。

 

 

     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優秀陶種,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淇縣黑陶歷史悠久,利用當地特有的沉積上億年的紅膠泥土制成,集陶藝、漆藝、雕塑、金石手法于一身,有鏤空、浮雕、線雕、影雕、彩繪、鑲嵌等多種技藝,造型精美,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神韻。

    黑陶文化是龍山文化的典型標志

    黑如漆、明如鏡、聲如磬……1928年春,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龍山鎮(今屬山東省章丘市)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并在斷面上發掘出了與石器、骨器共存的有上述特征的黑色陶片。此后,考古學家們先后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把這種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其中黑陶被視為龍山文化的典型標志,故龍山文化又稱黑陶文化。

    黑陶文化興盛的時候,中國的社會進程正處于向父權制集中的分水嶺時期。據有關史料記載,在這個時期,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加,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作為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黑陶被史學家稱為“原始文化中的瑰寶”、“中國制陶藝術的奇葩”。據傳,舜帝是黑陶的創始人。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快輪使得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薄如蛋殼、表面光亮如漆的器物開始出現,是中國制陶史上的鼎盛時期。

    淇縣黑陶歷史悠久

    距今4600年的黑陶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游。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陜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黑陶片。黑陶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制陶工藝達到了空前的水平,也向人們展示了制陶由實用性轉向審美要求的歷史過程。

    淇縣古稱朝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周王朝時的衛國國都,歷史久遠,文化厚重。考古人員曾在高村鎮花窩遺址發掘出磨光紅陶小口雙耳壺等陶器,1989年、1992年,北京大學考古系師生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北陽鎮宋窯遺址和王莊遺址有重大發現,發掘出大量的龍山、商周時期的方格紋、繩紋、指甲紋等紋飾的陶鬲、豆、罐、甕等陶器,其中還出土了龍山文化時期的薄如紙、亮如漆的黑陶。2006年,國家文物局派西安、濮陽等地的考古隊在南水北調工程淇縣段考古發掘出戰國、秦漢墓葬200余座,其中出土陶器2000余件。1982年,北陽村民在村西挖沙時發現一件金代臥女瓷枕,臥女妖媚動人,形象逼真,該瓷枕被定為國家珍貴文物一級品,現為淇縣館藏文物的鎮館之寶。此外,黃洞山區現存6處元代鈞瓷窯址。以上種種證明,淇縣制陶業歷史達8000年之久,既有彩陶文化的歷史,又有黑陶文化的歷史。

    黑陶文化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孕育的又一顆明珠,它是繼彩陶之后制陶業出現的又一個高峰,被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

    黑陶的燒制、研究難度較大

    目前,國內研究黑陶燒制的人員為數不多,特別是黑陶的氣窯(天然氣或液化氣)燒制研究難度比較大,很少有人涉足。國外對黑陶燒制的研究更是無人問津,在國內研究、生產黑陶的企業,除了山東省濟南、日照,河北省館陶,陜西省渭南有幾家具備一定規模外,其他地方的黑陶企業基本沒有。黑陶產品少,從事黑陶生產的人員少,研究黑陶燒制的科技人員更少,并且僅有的幾家黑陶企業對黑陶燒制的研究也只局限在煤窯燒制的層面上。

    淇縣有著豐富的制陶原材料。淇縣屬于黃河中下游的沖積地區,形成了紅膠泥土、沙土、混合土等各種土層特有的沉積層地貌,其中沉積上億年的紅膠泥是制作陶器品尤其是黑陶的上好材料,豐富的土層資源孕育了淇縣發達的制陶業。

    云夢山黑陶的特點

    云夢山黑陶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質地細膩,制作精美,品種多樣。黑陶表面所呈現的純凈黑色,由獨特的無釉無彩碳化窯變的古老工藝燒制而成。

    云夢山黑陶以沉積多年的黃河淤泥為原料,經過瀝煉、壓縮、抽真空、手工拉坯、雕刻、打磨、烏光、高溫碳化等精細工藝,古今結合,標新立異,集陶藝、漆藝、雕塑、金石手法于一身,形成了鏤空、浮雕、線雕、影雕、彩繪、鑲嵌等50多個系列、300多個純手工品種。每個產品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神韻,充分展示了火與土的精魂和漆與陶的魔力。(淇河晨報記者 李丹丹 實習生 牛明慧 郭俞君 文/圖)【原標題:千年傳承 云夢山黑陶重現異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鶴壁網 2012-8-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