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品格
2014/12/30 12:13:3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早春已過,寒意依然,那山間的梅花卻已開過。路過山邊,不禁有傷春之感。 其實,梅花雖落,那梅樹也很耐看。清人吳淇有詩曰:“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詩人絲毫沒有感傷嘆惜的情緒,卻充滿健康向上的精神,真是獨具匠心。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梅花象征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梅花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梅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在困難與艱險面前,從來沒有低頭,從來沒有服輸,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終自強不息,奮斗不止,表現了一個偉大民族的應有氣節!梅花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正是中華民族艱苦卓絕拼搏奮斗精神的生動寫照,千百年來,梅花的偉大品格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
梅花還是高潔、孤傲的象征。梅花在寒冷季節一花報春,不與其它花卉同流合污。在凜冽的寒風中,梅花獨自盛開于橋邊,驛外,溪旁,崖縫,是那么的孤傲,那么的高潔。“微云淡月,對江天、分付他誰。空自憶,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待到春意盎然之時,百花開放,梅花卻含笑謝隱,一任群芳爭艷。“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是何等的高雅脫俗。
梅花也是友情與思念的象征。“折梅逢驛使,寄于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與范曄,濃濃友情傾注于一枝梅中,不知范曄當時收到此梅時是否被陸凱之舉所感動呢?“攜手江村,梅花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蘇軾尋春時正值梅花似雪,飄沾衣裙,對朋友的深情展露無疑。“人間離別易多時。見梅枝。忽相思。”一曲《江梅引》,姜夔對親友的思念之情已表達得淋漓盡致。 “笛里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通過一枝梅花,李清照清高孤獨的形象和思念親人的情感已經躍然紙上。
還是用毛澤東的《詠梅》來作為本文的結束吧:“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白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200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