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陽花鼓戲(孟州市)
2012/8/23 14:30:5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孟州市漢稱河陽,唐稱孟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改州為縣。 河陽花鼓戲是河南稀有地方劇種,其曲調源自宋、元時期流行于中原一帶的踩高蹺、劃旱船等民間小調。
花鼓戲的唱腔、調式具有北方鮮明的抒情風格,其特點是按照曲調填詞,多用“哼”音唱出,因此花鼓戲又稱“哼哼戲”、“哼曲戲”。河陽花鼓戲的曲牌主要有:疊落、滿舟、太平年、銀扭絲、剪剪花、背宮、陽調、滿江紅、剪花調、疊斷橋、磕瓜子等。河陽花鼓戲曲調細膩、委婉動聽,它根植民間,宜于傳唱,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由于花鼓戲來自民間,貼近生活,不受封建禮教和專權舊勢力的羈絆,民國五年(1916年)被當局以“庸俗、有傷風化”之名禁演,花鼓戲班大都解散,僅有少數老藝人可哼少數劇目,瀕臨失傳。為搶救保護這一稀有劇種,2007年2月,“河陽花鼓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