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神陸的故事
2013/8/28 16:49:3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傳說在清朝,開封縣境內。有一個村莊叫陸莊村,村中有一位莊圭。他為人厚遭、正直。膝下有倆子,都中了秀才。在一個桃花爛沒的季節,陸莊主又得一子,取名陸朕。因為他出生在道光三年三月,又是排行老三,習慣上把他叫做陸三。
陸三六歲時,長得聰明、伶俐,討人喜歡,可就是淘氣些。一年一度的祭灶會到來了。陸莊主要去韓崗趕會。他帶著陸大、陸二,要他們去見見世面,車已經套好了。剛要走,陸三就跟著跑了出來。
“爹,我也要去。”陸三淘氣地說。
“不行,你得回去君書,你的兩個哥哥去,是他們已經成秀才了。你呢,只是一個一字不識的頑童。俠去讀書,快去讀書!”陸莊主很不高興地說。
陸三聽父親這么一講,二話沒議,直奔書房。仕跑到書房,揀起一本最厚的書,認真的讀了起來。他讀的這本書是《易經·齊門盾甲》這本書寫的是如何成仙的妙法。以前,也有人曾讀過這本書,只是沒有弄撞里面的深刻含義。陸三拿著這本書,披星殘月、廢寢忘食,維編三絕。樹葉綠了又黃,黃了又綠,他十載寒窗,把這本書弄了個滾瓜爛熟。他雖然沒有真正成仙,卻落個陸半仙的緙號。這就是傳說的陸半仙十載玫易經的故事。
陸三十載寒窗,學了不少的知識。上知天文,下識地理,出田成章,揮手成詩。一度的縣考到了,他一舉得中,全縣第一,陸莊主自然歡喜的不得了。從此,陸朕的大名不翼而飛。人的名,樹的矽,提親的人踏破了門檻。可陸三一個也沒看中。六月初五這天,他打算外出坊友,剛出門,忽兄路旁站著一婦一女。陸三看了一眼,微皺眉頭。原來陸三熟讀《易經·齊門盾甲》,學會齊門盾,來人不用問,便知道這婦女一定有來頭,他急忙陶前施札。
“這位老婦,不知在此有何貴干?”
“啊,公子,我們是逃荒路過此地。”
陸三一聽,急忙把她們讓到莊中,且看老婦身旁的這位少女,象是通書達理的標致之女。陸三和她對詩,她對答如流。陸應主甚是歡喜,便有提親之意,老婦見莊主如此熱情,就答應了這樁親事。原來她們乃名門之后,左氏婦女。次日,乃六月初六,黃遭吉日,陸莊主犬宴賓朋,陸三正娶左氏,在這一帶,這種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還是六月初六結婚的多。
清朝末年,天下大亂,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起義熱發了。太平軍所到之處,殺強斬惡,為民除害,清軍派大批軍趴鎮壓,在黃河以南境內被太平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損兵折將,清軍為了補充兵力,到各村抓兵。這就引出了一段陸神仙大擺迷斑陣的故事。
清軍到處抓兵,囚為當時陸三的名蘆很大,因此很多人都遞到了陸莊村。陸三對他們說:“南逃,南逃。”人們錯聽成了:“難逃,難逃。”既然陸三這么一說人們就覺得,逃生無望,只好在家等著死。陸三見他們不動,就半夜使法,將莊南的大片土地改換了一下。使這座不大的陸莊,人們走到這里卻能迷失方向。第二天,清軍來到村南,就迷失了方向,向別的方向抓兵去了,迷魂陣保全了全村人的性命,這座迷魂陣雖然經過一世紀的變遷,但痕跡仍存,譬如外人乍到這里,也會迷失方向。
幾年后,陸莊主病故,把一莊之事交給了陸三。送牢牽天,正是奉播的季節,村里的人們都淮備春忙。可是,陸三卻叫他們拉土銨堤,人們不知其意,但也不敢去問,囚為他已經是一莊之主了。人們無奈,只好套上車,到村外去拉土。把村外的土拉到了村西。這樣整忙了一個春天。筑成了一個又高又大的長堤,村被包圍起來,在一個凄黑的夜晚,黃河突然決堤,淹沒了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然而,陸村卻安然元恙,這時人們才明白其意,這座大提現已殘缺不齊,堤的上面已經住了人家。
二十年過去了,陸三有了幾個孩子,當時是清朝末期,腐敗無能。陸三準備和好友鐵鞭陸俊升天成仙,不愿在和下界人同流合污。他們準備在臘月十五的燈會后升天。
在升天前時,他告訴家人,都上床睡覺。不管屋外發生多大的事,也不準往外看。傳說陸三請下天兵天將來摟他們。天兵幫他們做了一個很大的燈籠,讓陸三和陸俊站在上面。外面的響聲驚動了他陶大兒媳。偷眼向窗外一看,哎喲,只見自己的公爹和一個人已經升到了半空了。這一看,不要緊,只見他們就從半空中掉下來,有人說,他們掉下來就摔死了,有人說并沒有摔死,跑到深山隱居了。傳說不一。反正從那以后再也沒有人見到過陸三了。
自從“陸三”死后,左氏因想念娘家人,就收留了很多姓左的。姓左的遠勝于姓陸的,現在的陸莊村還是姓左的多,姓陸的少。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