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是中國歷史上的八朝古都,也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正是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面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機遇時,開封沒有像大多數城市一樣把重點放在商貿合作上,而是選擇了一條獨特的文化之路。
9月25日,日照“絲綢之路經濟帶高端訪談”采訪團抵達開封。循著文化的足跡,走訪了開封市文產辦、獨具古城特色的鼓樓街、“七盛角”等地。
從開封多年前的“老三篇”龍亭、鐵塔、大相國寺,到“新三篇”清明上河園、中國翰園和開封府,再到以“一河兩街三秀”為代表的文化旅游全產業鏈條,開封文化旅游業正在轉型升級。
“一河”指御河;“兩街”指書店街和鼓樓街,書店街以經營書籍字畫、文房四寶而聞名,綜觀中國歷史上以“書店”命名的街道,國內僅此一家,鼓樓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鼓樓。“三秀”指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室內演藝劇目《千回大宋》、銀基文化產業園o秀。
在文化產業發展中,開封不鼓勵純文化,不強求講故事,不拒絕新模式,使景區提升、演藝打造、業態培育、產品調整多輪驅動,百花齊放。
作為古城的開封,文化產業在gdp中的比重為5.5%,遠遠高出全國水平。在2013年上半年的《中原經濟區競爭力報告》《中原經濟區發展指數》發布會上,開封的“文化競爭力”位居全省第一。
2012年3月,開封市委提出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標。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如今開封已初步形成河南省獨有的文化旅游、文化演出、書畫工藝美術、飲食文化、休閑娛樂、會展收藏文化、傳媒出版、文化培訓等八大產業全方位發展的多維格局。市長吉炳偉曾公開表示,“開封一定會在新的絲綢之路上唱好文化這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