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上古的藥膳

2013/10/30 11:44:09 點擊數: 【字體: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服用藥膳,尤其是在嚴寒季節,藥膳備受青睞。

    藥膳并非現代人的發明。傳統醫學向來有“藥食同源”之說。遠古時期,人類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在自然界到處覓食,久而久之,也就發現了某些動物、植物不但可以充饑,而且具有藥用價值。

    “藥膳”二字,最早見于《后漢書·列女傳》“母親調藥膳思情篤密”句。以后,在《宋史·張觀傳》又有“蚤起奉藥膳”的記載。而“藥膳”一詞出現前,典籍中已出現了有關制作和應用藥膳的記載。

    《周禮》記載,西周有醫官叫“食醫”。食醫主要掌理調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的滋味、溫涼和分量。從食醫所從事的工作來看,他們已與現代營養醫生類似。其中還記載了很成熟的食療原則。

    這些記載說明,我國早在西周就有了相當豐富的藥膳知識,并出現了從事藥膳制作和應用的專職人員。

    成書于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載:“凡欲診病,必問飲食居處”,“治病必求其本”,“藥以祛之,食以隨之”。并說:“人以五谷為本”,“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腸胃”,“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氣”。

    與《黃帝內經》成書時間相近的《山海經》,也提到一些食物的藥用價值:“榱木之實,食之使人多力;櫪木之實,食之不老;猩猩食之善走。”

    最早的藥膳方,于1973年年底在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中出土。那本醫書中記載的352個醫方也是當今已發現的最古老的醫方。(鄔時民)(原標題:上古的藥膳)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安陽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