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儒家經典曾記載多種“燒烤”

2013/11/27 11:20:27 點擊數: 【字體:

  關于燒烤,《帝王世紀》中就有“紂宮九市,車行肉,馬行炙”的記載了,《呂氏春秋·本味》中也提到了獾獾之炙是商湯時著名的肉食。這至少說明,商代就有“炙”的品種出現了。

  到春秋戰國,不但有了羊炙、牛炙、豕炙、魚炙,還有了貊炙、腩炙 、炙雞等,這在《儀禮》、《禮記》和《周禮》中都有記載!洱R民要術》還專門列有“炙法第八十”篇,收錄了北魏及其以前的二十多種炙。以后隋代又有了龍須炙,唐代有了驢駝峰炙、靈消炙、蛤蜊炙,宋代有了江魚炙、獐肉炙、炙雞鴨、炙骨頭,元代有了炙羊腰、炙羊心等。到了明清時期,“炙”逐漸被燒烤的俗語所代替,盡管那時還沒有“烤”字。

  “炙于火上也”

  《禮記》上說:“炙,貫之火上也。”《釋名》中也說:“炙,炙也。炙于火上也。”《說文解字》說得更為明白:“炙,炙肉也。從肉,在火上。”可見古代的“炙”與現代的燒烤完全一樣,就是把肉等食品放在火上燒烤。就連調味的方法也與現在完全一樣,有的是先將原料腌漬后再上火烤,也有的是在烤的過程中再在原料上涂上調料,還有的就是烤好后蘸著調料吃。穿食物的工具也是木棍、竹簽或者鐵簽等細長之物。

  不僅如此,由于“炙”的好吃味美,還由五代的王定保《唐摭言》之文,引出了“膾炙人口”一語。“李濤,長沙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皆膾炙人口”。這里的“炙”就不是讓人大快朵頤的燒烤了,它是指人的文章寫得美,像美食一樣讓人稱贊傳誦。至于“炙手可熱”一語,則是說手一靠近,就感覺很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

  此典出自杜甫詩歌《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杜老夫子看不慣唐玄宗寵信楊貴妃,任命她的哥哥楊國忠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楊國忠處理的裙帶關系,更看不慣楊家兄妹過著花天酒地、窮奢極欲的生活,于是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既記了楊氏兄妹的丑惡嘴臉,也讓“炙”字名揚天下,這也算是古代的“燒烤”進入皇宮的絕筆了。文/安徽 劉紹義(原標題:儒家經典曾記載多種“燒烤”)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廣州日報(2013-11-2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