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guān)注 >> 瀏覽文章

齊白石曾請人捉刀治印:最早為門人姚石倩

2014/6/12 9:43:44 點擊數(shù): 【字體:

  齊白石(1864—1957)是中國二十世紀(jì)里最偉大的藝術(shù)家之一,以繪畫和篆刻為其藝術(shù)兩翼,取得了獨創(chuàng)性的成就,成為中國藝術(shù)史上的又一座豐碑。

  單論齊白石的篆刻藝術(shù),大氣磅礴,處驚不亂,百看不厭,可謂熔千年歷史為一爐,開宗立派成大家,已為后世所敬仰。而中國歷史上諸多藝術(shù)大家為世所累,請人捉刀代筆的現(xiàn)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齊白石亦未能免俗。問題有二:一、齊白石請人捉刀治印之事,在大師去世后的數(shù)十年間竟未見相關(guān)的文章披露,甚覺蹊蹺;二、誰又能夠替大師捉刀治印?

  若要回答第二個問題,想必是要附有三個條件:1.捉刀者必須具備深厚的藝術(shù)功力;2.嫻熟于齊派篆刻的技法;3.與齊白石有著極為親密的關(guān)系。筆者據(jù)目前所掌握的史料,可以確認(rèn)有三位篆刻名家曾經(jīng)在不同時期為齊白石捉刀治印。他們是姚石倩、羅祥芷和劉冰庵先生,皆為齊白石的高足。

  ——編者

  最早為齊白石捉刀治印者:姚石倩

  1932年9月19日,齊白石致姚石倩的信中寫道:“近今四川又來一學(xué)篆刻者羅祥芷,自言十二歲時即學(xué)篆刻,用工廿余年,未得門徑,此人甚肯用心,又是一刻印家。吾之三千門客,弟外伊亦可為吾替人。人之心性不能知,但只知其聰明也。吾與蜀人之有緣深矣。”

  據(jù)此信中“弟外伊亦可為吾替人”可知,在1932年以前,姚石倩曾經(jīng)為他的老師齊白石捉刀代筆,這一點應(yīng)該是確認(rèn)的。

  姚石倩(1879—1962)安徽桐城人,四川書畫篆刻家,齊白石弟子。曾任國民黨第二十八軍秘書、北川縣知事。著有印譜《渴齋印草》。1953年被聘入四川文史館。

  齊白石為姚石倩印譜《渴齋印草》序文曰:“刻印一事,隱僻者自能工。聊以自娛,不求稱譽……門人姚石倩前丁巳年(1917)始從予游,庚午(1930)重來京華。見其所刻印,古今融化冶為一爐,刪除一切窠臼。”

  據(jù)此可知,姚石倩最早從游齊白石的時間是1917年,時年38歲。此時的齊白石為躲避家鄉(xiāng)兵匪之亂來北京,住前門外郭葆生家,后因張勛復(fù)辟又隨郭葆生逃往天津租界躲避,再回北京后住法源寺,于年底返回湘潭。在當(dāng)時,齊白石雖然在琉璃廠的“南紙店”掛了潤格,但是生意極為清淡,畫根本沒人要,印也就勉強糊口,以齊白石這樣勤奮工作的人,完全沒有必要請人捉刀。況且,姚石倩此時剛剛從游齊白石,對于齊氏風(fēng)格和技法也未必能夠迅速領(lǐng)悟,想幫忙,怕也幫不上。

  齊白石作品走紅市場,有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就是1922年。此前,齊白石混跡北京以賣畫刻章謀生。刻印的生意夠勉強謀生,但他的繪畫幾乎無人問津。命運的轉(zhuǎn)折在是年春天,好友陳師曾攜帶齊白石的繪畫作品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中日聯(lián)合繪畫展》,一炮走紅,從此“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逐漸奠定了他的藝術(shù)大師地位。

  隨著齊白石的名氣越來越大,賣畫的生意越來越紅火,特別是其繪畫作品的價格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其刻印的潤格,而且,刻印比繪畫更加吃力費時,于是一門心思要賺錢的齊白石有意在門內(nèi)弟子間挑選篆刻優(yōu)秀者為其捉刀治印,用以滿足各色客戶之需。

  姚石倩“庚午重來京華”,是指1930年,他已經(jīng)是51歲,“其所刻印,古今熔化冶為一爐,刪除一切窠臼”,完全有能力并且正是齊白石需要他出力的時候,所以,姚石倩為齊白石捉刀治印的時間當(dāng)在“重來京華”的期間。從齊白石與姚石倩交往的信件判斷,這段時間也不會太長。

  羅祥芷于上世紀(jì)30年代為齊白石捉刀治印

  仔細(xì)觀察齊白石于1932年9月19日致姚石倩的那封信,從語氣上可以判斷出此時羅祥芷剛剛拜師,齊白石認(rèn)為他具有了“用工廿余年”的篆刻功力,自己準(zhǔn)備啟用這位弟子“為吾替人”,但是,他顯然還沒有下定決心,尚處猶豫中,原因是“人之心性不能知,但只知其聰明也。”換句話說,新入門的弟子羅祥芷是否會對老師忠心耿耿、死心塌地替老師捉刀治印?齊白石認(rèn)為還需要進一步考察。

  羅祥芷為何人?據(jù)筆者所知,羅祥芷(?—1977)四川新都縣人,出生在一個舊文人家庭,父親是位私塾先生。羅家兄弟四人,其排行老三。二哥羅靜之及四弟羅新之(1906—1990),皆為書畫家。羅祥芷早年隨篆刻名家曾默躬(1880—1961)學(xué)習(xí)篆刻,后轉(zhuǎn)拜齊白石門下。1977年羅祥芷在成都去世。

  不久前,我新出版了《風(fēng)流石辟·陸質(zhì)雅傳》——此書中的主角陸質(zhì)雅先生(1883—1964)是收藏齊白石印章的第一人,庋藏齊印之多之精,已是聞名遐邇。2014年元月9日,本人攜帶新書前往李燕先生家懇請教正。

  李先生是李苦禪大師之子,耳提面命地隨父學(xué)藝,而苦禪先生是齊白石的大弟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李燕先生就是齊白石的徒孫。此時,李燕先生為清華大學(xué)的美術(shù)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第九、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當(dāng)我們談?wù)撈?ldquo;誰曾為齊白石捉刀治印”這一話題時,今年剛逾七十的李燕先生介紹說,“據(jù)我所知,有兩位齊白石的弟子為其捉刀治印,一位是羅祥芷,一位是劉冰庵,都是我父親介紹進入齊門的,是我的師叔。”

  約在1932年間,羅祥芷通過白石老人的大弟子李苦禪的引介,拜師齊白石學(xué)藝。

  從齊白石致姚石倩的信中可見,羅祥芷拜師齊白石之前,已經(jīng)學(xué)習(xí)篆刻藝術(shù)20余年,曾跟隨曾默躬等先生學(xué)藝,遠(yuǎn)非一般的生手嫩芽,已經(jīng)是“一刻印家”矣。他拜師齊白石的真實目的是想使自己的篆刻藝術(shù)有所突破。據(jù)齊白石《三百石印齋》自序云:“年七十一,門人羅祥芷欲窮刻印之絕法,愿見當(dāng)面下刀,余隨取自藏之印石,且刻且言,祥芷驚,謂如聞霹靂,揮刀有風(fēng)聲,遂北面執(zhí)弟子禮。越明年,余中英繼至,亦有祥芷之愿,余一時之興致,不一年,將所有之石刻完,實三百之?dāng)?shù)過亦。其刻成之功,實羅、余二生。”

  一年后的1933年11月22日,白石老人在《祥芷印草》序言中寫道:“今之刻印者,唯有曾默躬刪除古人一切習(xí)氣而自立,痛恥世人為維陽:臺工偽鑄漢印所愚,行高故眾非之,獨羅祥芷從游七年,直得神理。祥芷好讀書,喜游覽,嘗萬里求師友。壬申來舊京欲謁余,無由入,先訪鄉(xiāng)人李君常薦識李苦禪,求苦禪作薦,始得相見。祥芷自言曾受業(yè)于曾夫子,今道隔萬里。篆刻之道,不進則退,欲事余為師。余曰成都曾默躬為余神交友。王治園為余未曾相識之知己。姚石倩、余影廠皆為余弟子。余與西蜀人士之緣,何眾且深也。諾以門客待之,祥芷北面執(zhí)弟子禮。一日問余去向,余指以寬宏大道,縱橫行去,必青勝藍。祥芷肯費苦思,盡善則止,且為人賦性直切,聞有不平事則鳴幾,余之私淑不獨昧恩且故意誹余以自高,祥芷能照人肝膽,固知誹余者皆余之受恩私淑,深恥之,不與為伍。北來二年,所刻之印,擇其精者,余勸其拓存寄呈曾君必與余同聲歡許也。余因序其首。癸酉十一月二十二日,白石山翁齊璜。”(羅祥芷將此序石印刊于《祥芷印草》,1933年冬,北京榮寶齋出版。此序未見《齊白石詩文集》收錄,加之《祥芷印草》為私家印本,存世稀少,故附全文。)

  齊白石對待羅祥芷的態(tài)度內(nèi)心搖擺,時常糾結(jié),甚至有些狐疑。在寫下《祥芷印草》序言的兩個月后,白石老人在私下對羅祥芷的評介卻是另一態(tài)度:1934年1月16日致姚石倩的信中,齊白石憂慮地說:“余中英來平,篆刻《心經(jīng)》五十余印,字字工穩(wěn),真令人可畏。羅祥芷雖及余門,一月之中,見余不過一兩次。因中英常來借山,祥芷常隨中英來(借中英常來也)。余揣祥芷之為人,對余之禮兒,將來又是一倒戈者,更深矣。”白石老人對羅祥芷的抱怨,表面上看是因為羅祥芷去齊白石家的次數(shù)太少了,但歸根結(jié)底是害怕羅祥芷“倒戈”。

  到了1937年,羅祥芷已經(jīng)徹底贏得了齊白石的信任。齊白石在作于1937年的《馬夫圖》(李燕先生收藏)上題跋曰,“吾之借山門下客多矣,知余者惟李苦禪、羅祥芷三數(shù)人耳!”在這里,齊白石語氣之堅決,態(tài)度之肯定,已與數(shù)年前迥然不同。

  李先生說,“羅祥芷大約是在上世紀(jì)30年代為齊白石捉刀治印的,我生已晚,未能與羅祥芷師叔謀面。”

  劉冰庵為齊白石捉刀治印

  到了40年代,為齊白石捉刀刻印的人是劉冰庵先生,他后來與李燕先生有過很多交往。

  劉冰庵(1910—1973),名慶祚,字祉綿,號冰庵,遼寧熊岳人。1933年,經(jīng)李苦禪的介紹得以拜齊白石為師,學(xué)習(xí)書法、篆刻、繪畫等。白石老人認(rèn)為劉冰庵“少年人之作渾似老手,將來要享大名”。遂成為白石老人喜愛的弟子之一。齊白石曾破例為其精繪《冰庵刻印圖》,圖中遠(yuǎn)山古樹老屋之中一人伏案制印,全圖清、靜、幽、遠(yuǎn),一畫成讖——“刻印圖”幾乎成了劉冰庵一生醉心印石的生動寫照。

  1947年,劉冰庵被調(diào)到蘭州市郵政局工作,臨行前,白石老人在一張與劉冰庵合影照片的背面題道:“齊白石高足冰庵長相見”,并以此相贈。劉冰庵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失去正常工作,生活非常困苦。1962年至1965年間,經(jīng)李苦禪先生與梁黃胄先生的推薦,劉冰庵受聘于中央美院中國畫系,任書法、篆刻老師。因為李苦禪與劉冰庵是師兄弟,閑暇時,他們相互走動得很多。

  而李燕先生自1958年就讀中央美院附中,1961年考入中央美院并于1966年畢業(yè),與劉冰庵師叔的交往頗多,其中,他在中央美院讀書時,劉冰庵先生就是他的授課老師了。

  李燕曾經(jīng)學(xué)篆刻、雕刻印鈕,得到了劉冰庵先生的教導(dǎo),劉先生亦為李燕治印兩方。

  在李苦禪的家里,劉冰庵親口告訴李燕,他自己為齊白石老人捉刀刻印的那些往事。

  劉冰庵告訴李燕說:“那些年里,我一沒事兒就去白石老人家,問老師‘有活嗎?’老師忙不過來的話,就指指窗臺,說‘有活。’窗下有一個盒子,里面擺著石材章料,再下面是收活的單子,上面寫著某人要刻什么印。于是我先去看單子,然后找石頭,再讓老師看看對不對,別把客戶送來的石頭張冠李戴了。齊派篆刻是不用印床的,我就一個人坐在‘白石畫屋’的臺階上,以免石渣落在屋里,左手握章料,右手湊刀,一刀一刀地刻。刻完之后,打好了印樣,送白石老人過目。老人看了印樣,再看印石,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就略加修改,然后刻邊款。我們弟子捉刀,邊款上‘白石’二字是絕對不許代刻的,這是規(guī)矩。”在場苦禪先生對李燕說:“當(dāng)年你冰庵叔叔就是這樣,又幫老師治印,又向老師學(xué)治印的。”

  齊白石一生非常勤奮,起早貪黑地作畫刻印,拼命掙錢,這是因為他一生先后娶了兩房妻室,生育了七子五女共12個孩子需要他撫養(yǎng),經(jīng)濟壓力很大。

  齊白石成名之后為人治印,首先確保的是兩類人,一是關(guān)系親近者,二是出價高者,必定是他親自湊刀。為其他人治印,是否要讓學(xué)生捉刀?要看他手頭是否過于忙碌。

  李先生說,“早些年我有緣看到了一個本子,里面就有學(xué)生替齊白石刻印后打的印樣。如果齊白石不滿意,老人家就會自己動手去修改,然后在這個修改前的印樣旁邊再打樣,留作底。”它記錄了白石老人與弟子所治印章的篆刻過程,實在是一本很特殊的印譜。這個頗具研究價值的本子,李燕堅信它尚在人間,只是收藏者現(xiàn)在不愿意拿出來而已。

  李燕先生說,“齊白石一共給父親李苦禪刻了六方印,還給我哥李杭刻了兩方。由于我年歲太小,還沒來得及得到他老人家的恩賜,白石老人就駕鶴西去了。”

  李苦禪是劉冰庵的大師兄,也是恩人。李苦禪所用的大部分印章都是劉冰庵刻的。

  李燕說,“羅祥芷先生只為我父親刻過一方印,是半圓的‘禪’字印。父親其他的常用印,大多是劉冰庵先生刻的。”

  羅祥芷與劉冰庵治印,繼承著齊派的風(fēng)格,也就是齊白石的單刀沖刀法,不用印床,單刀切入,充分利用石材的自然性質(zhì)走刀,形成了獨特的金石之美和撼人氣勢。李燕先生說,“我曾經(jīng)比對過羅祥芷與劉冰庵兩人為白石老人捉刀篆刻的印章,大的風(fēng)格是一致的,略有不同者,羅祥芷的印更厚重些,而劉冰庵則顯得略秀氣一些。”

  齊白石的弟子中,劉淑度治印也有名,因此有人懷疑劉淑度早年是否也曾替老師捉刀治印?

  李先生斷然否定。他說,“我父親心胸磊落,什么事都不藏著掖著,我跟隨他老人家數(shù)十年,這些事不可能沒有一點耳聞。再者,劉淑度是我父親介紹進入齊門的,最了解她,我父親晚年還帶我去劉淑度家。提到她學(xué)治印很刻苦,她曾為魯迅治印兩方,但由于她是女子,她的腕力難以為齊翁代勞。”

  劉冰庵也是古道熱腸之人,他最出名的弟子是黃胄。想當(dāng)年,黃胄欲調(diào)往北京工作,劉冰庵為此四處找人,熱心舉薦。據(jù)說,他一生為黃胄治印有數(shù)十方之多;在書法、篆刻方面,劉冰庵的弟子有于福謙、劉鐵寶(冰庵先生之侄)等人。

  漫畫家華君武先生曾經(jīng)說過,“我很喜愛他給我刻的印章,人很好,63歲就故去了,太可惜了!”

  李燕先生說:“冰庵師叔為人正派,性格直率,對藝術(shù)刻苦認(rèn)真。當(dāng)年他所在單位硬是把這位老實人劃為‘右派分子’,其實他連一句‘右派言論’都沒有,單位只是為了完成抓右派的百分比的‘政治任務(wù)’而已。拉他去采石場干重活,把胳膊摔斷了才離開,但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至‘文革’開始,他又被所居街道與中央美院的造反派殘酷批斗,抄家。他當(dāng)時窮得只剩下幾件東西,我在美院中國畫系辦公室親眼看到時熱淚難禁,因為這幾件他引以為寶的是:白石老人贈送給他的兩把篆刻刀。苦禪老人與黃胄推薦他工作的親筆介紹信。兩方他刻的齊派印章‘長白山民’和‘強項不屈’(他曾對我說,‘有多大的冤氣都用在刻印上了!’)。還有一幅白石翁贈他的畫,非常特殊,畫上畫了一把刃上有血的刀,題了滿幅的字,記錄的是冰庵先生之妻為給婆婆治病,自愿割下身上的一塊肉當(dāng)‘藥引子’……白石老人聞之含淚做了這幅畫。歷經(jīng)浩劫,它已下落不明。”

  “冰庵先生病危,劉嬸送他到反帝醫(yī)院(即協(xié)和醫(yī)院)求治,但造反派醫(yī)生不給‘右派分子’看病,他只得躺在走廊里,在彌留之際最后說出了一句話‘我只想再見苦禪二哥一面。’劉嬸說‘你還不知道二哥的脾氣嗎!我要把他請來,他不定會說出什么驚天動地的話呢!這豈不是連累了二哥嗎?’冰庵叔叔再沒說什么,就此冤離人間。此后苦禪老人才得知噩耗,捶胸頓足,痛哭不已。很長時間,我都不敢在老人面前提及冰庵叔叔,怕老人難過。但父親老年作畫,多用冰庵叔的治印,鈐用時往往會喃喃自語,‘這是冰庵的印……’”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2014-06-12)
0
相關(guān)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