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觀眾為何吐槽文學改編影視作品

2014/12/16 9:18:49 點擊數: 【字體:

    思 維

    文學作品向來是影視創(chuàng)作的重要靈感源泉。近期熒屏銀幕上,改編作品屢見不鮮,電視劇《紅高粱》熱播,青春文學《匆匆那年》改編電影上映,在些許叫好背后,吐槽之聲不絕于耳,不少粉絲抱怨“毀了原著”。而知名科幻小說《三體》即將被拍成電影,消息傳出后,讀者的此類情緒宣泄至極點,以至于引得該劇制片人揚言,《三體》要毀也得毀在中國人手上。

    拋開該制片人的狹隘言論不談,為何滿意的讀者比滿意的觀眾多?改編影片是否就是“毀原著”利器?依筆者看,觀眾吐槽文學改編電影,不僅和兩種藝術形式自身特點有關,也受制于當下的改編影視作品風氣。

    我們常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卻不會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變形金剛。作品的文字、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在不同的讀者眼中有不同意義,在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閱讀后,每個讀者都可以構建出對作品的個人性體會。但面對影視作品時,大多數非專業(yè)觀眾更看重有限時間內呈現的故事情節(jié)和畫面,卻不會在意影視藝術本身的剪輯、配樂等技巧。

    相較于美國大片營造的精彩畫面,中國文學改編影視作品常簡單地選擇展現故事情節(jié)。然而,和原著豐富又個性化的內容相比,影視作品只能在有限時間內展現導演或編劇想要截取的內容。更不用說這些內容還要經過編劇的重構、演員的詮釋,實現從文學藝術到影視藝術的轉變。若觀眾捧著原著對比影視作品來看內容、看情節(jié),產生抱怨之聲也便不奇怪了。

    然而,這個結論并不是對眼下文學改編影視作品的維護。拋開情節(jié)不談,作為影視藝術,目前很多作品沒有探索到好的藝術表達方式,拍攝和剪輯技巧缺乏美感,藝術品位也常常隨市場而動。更值得憂慮的是,在“劇本荒”的當下,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一經推出,影視公司隨即出面搶購,“趁熱打鐵”趕市場推出相應改編作品,編劇、導演和演員都成了影視制作流水線上的工具。如此,作品難免粗制濫造,“毀原著”也是意料之中。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影視作品的靈感來源,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更會實現對原著的推廣。拍好作品,可能如張藝謀聰明地選擇《陸犯焉識》中的一個章節(jié),也可能如魏德圣12年磨一劍推出《賽德克·巴萊》。看到原著火了,影視劇不能以著急上馬的心態(tài)強求改編,對原著情節(jié)貪大求全,否則觀眾吐槽改編作品的現象還將會一直存在。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4-12-16)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