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民國時期長沙“轉糖簽”游戲曾因涉及賭博被禁止

2015/1/16 17:48:24 點擊數: 【字體:

  

  “嗡”鳴響不再破碎的“春之聲”

  民國初年,在司門口春節“燈市”上,就已出現大批湖北人售賣的一種名為“嗡”的玩具。

  這種玩具,“兩端如餅,空其中,餅緣各有小缺口,兩餅之間,貫之以軸,以棉繩纏之一周有半,繩子兩端各系以長及尺許之小竹竿,兩手各執竿一,任瓦器小垂,然后兩手交互上下,徐徐引之,繩動則瓦器亦旋轉不已,使空氣自小缺口入,充實餅中,再力引之,使其旋轉愈急,則空氣一出一入,相觸而嗡嗡作響……其器無名,以其嗡嗡作響,遂命曰嗡。”

  湖北人帶來長沙的玩具“嗡”,其實就是長沙人后來習稱的“天雷公”,即空竹。

  嗡,在民國初年進入長沙后,大受長沙孩子們的喜愛,“銷行至速”,民國初年春節期間的長沙,到處可聽到一片嗡嗡聲。缺點就是,隨湖北人引進到長沙來的“嗡”,都是瓦制的,“玩之不慎,即墜地而碎”,“故玩此者,咸以此為其莫大之缺憾。”

  1920年春節期間,長沙怡長街車貨店主佘福生,其子因玩嗡墜地而碎,郁郁不樂。佘福生決定對嗡的材料進行改進,經過數次改良,苦索冥思,及數十次實驗,佘福生終于在長沙制作出嗡然作響的木“嗡”,木“嗡”的響聲比瓦“嗡”的聲音更加悅耳。佘福生由此大量制作木“嗡”,銷行司門口春節燈市,人人爭購之,湖北人所制瓦“嗡”,從此退出長沙市場。

  當年并無專利保護,自1920年佘福生木制空竹后,“各車貨店乃群師之,數年間,(木制空竹)已遍及市廛”。

  顯然木“嗡”發明,是一件可喜之事。不過,當年長沙人商業意識不強,木嗡一直沒有大量生產。長沙車木工僅以此作為一項副業,冬季制作一定數量木嗡,專用于春節時長沙燈市供應,長沙人從未想過,如何把“嗡”這一玩具銷行全國各地。

  

  轉糖簽居然也算賭博

  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趙恒惕主湘時期,長沙城即嚴禁大人們在春節期間賭博。到上世紀三十年代,何鍵主湘,春節期間禁賭,越抓越嚴。麻將自然不能再打。讓長沙小孩郁悶的是,因為春節禁賭,小孩在街邊用磚頭砸跪碑、點彈彈、玩洋菩薩全部被禁止,甚至在春節廟會期間,轉糖簽這一深受長沙小孩喜愛的游戲,也因涉及賭博,影響小孩思想也被禁止。

  所謂轉糖簽,即春節期間,在長沙廟會上出現的一種用糖作畫的攤擔。這類攤擔,一副擔子的桌面設有可轉動的指針。當小孩拿出一塊銅板,即可轉動一次指針,當指針落向何種圖案,攤販即舀糖稀,在另一副擔子上的大理石板上用糖“澆”畫。最讓小朋友歡喜的是轉簽轉到轉盤四角的龍、鳳、麒麟等物上。這樣的糖畫既大,又做工精美,可作玩具,也可吃。

  當1935年春節,何鍵響應新生活運動號召,將春節廟會期間小孩子們熱衷的轉糖簽游戲禁止后,一些長沙小孩竟編出歌謠,暗罵何鍵。

  

  最懷念童年的小甩炮

  童年最快樂的事情,當然就是玩花炮,那種可以發出巨響的“春雷”,驚天動地,用線香點燃大炮仗,就是一種勇敢的冒險。那些在夜晚噴射春蘭秋菊美麗火焰圖案的花炮也讓孩子們異常開心。

  不過,更多時候,他們卻不能獲得這么好的花炮和大炮仗,地老鼠和沖天炮因防火原因,在1917年春節,即被政府下令禁止燃放。

  這時候,在長沙的小孩子如果能獲得一小掛鞭炮,肯定會把這一掛鞭炮,拆成一個一個鞭子。然后,拆散的鞭炮,會一個一個點燃甩出去,這樣鞭炮既能夠玩得久,偶爾又能與小伙伴們分享,這是過年玩鞭炮時,最快樂的一件事。

  除了這種拆散點燃的鞭炮外,其實,還有一種裝在鋸木屑中,長得像小蝌蚪樣的小甩炮,這樣的小甩炮,威力不大,但有扔手雷的感覺,并且經常能嚇得小伙伴們一跳。文/任大猛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長沙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