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 臘八原是佛教節日

2015/2/6 9:30:29 點擊數: 【字體:

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 臘八原是佛教節日

  昨日是臘八節,按照傳統習俗應該熬臘八粥、吃臘八面。昨日上午,華商報記者走訪部分市民,他們有的還能記得兒時關于臘八的回憶,還有人表示馬上就回家熬粥煮面。本期報道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有關臘八節的習俗和故事。

  拉開序幕準備過年

  臘八是春節序曲第一章

  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民俗專家傅功振介紹,春節的序幕從“臘八”拉開,又稱“臘日祭”。臘日具體指哪一天,秦漢之前的史書并無明確記載。有人就誤認為自南北朝以后,臘日就固定在了臘月八日,故后人多稱臘日節為臘八節。其實臘日和臘八是不同的,臘八節是佛教節日,是佛教和傳統臘日相結合的產物,主要節俗是浴佛和喝臘八粥;而臘日節是一個祭祀節日,主要節俗是“祭先祖”、“報百神”。

  至于食臘八粥,目前見到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善良的人們在臘八節用愛心熬制一碗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獻給敬仰的祖先,獻給親人和朋友,獻給陪伴在自己身旁的豬狗牛羊、一草一木甚至一磚一瓦,包含了人們對生命萬物的感恩之情與寬容之心,體現了善待一切、關愛一切的偉大寬廣胸懷。

  傅功振介紹,現在過臘八節主要體現這幾個意義:1.拉開了春節的序幕;2.臘八粥為五谷雜糧糅合在一起的健康食品,食材體現多谷雜合,突出“合”字;3.臘八拉開春節序幕,人們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而忙碌準備著,其實就是為了“家國同構”,突出一個“和”字,即追求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

  凍冰塊吃豆豆

  兒時的臘八回憶美美噠

  白菜、菠菜、胡蘿卜以及糖精,幾種顏色搭配好之后,把它們一起放到一個搪瓷碗里倒滿水,再給里面放一根干凈的白繩子,最后放到窗戶外面……做好一切后,10歲的趙帆就安心地躺在床上睡著了。次日天還沒亮,剛打開窗戶的趙帆就看見外面的搪瓷碗。已經被凍成冰的蔬菜和糖精在灰蒙蒙的清晨閃著亮晶晶的光。

  “那都是小時候的事了。”如今已經成家的趙帆說,小時候在彬縣一個農村小學上學,臘八節那天同學們就會把自己做的臘八冰塊提到教室里比誰做的更好看又好吃。“把臘八冰塊放在陽光下,晶瑩剔透,特別好看。”趙帆說。

  “我們是把大人炒的豆子偷出來一點互相分享。”金泰社區主任馮寶娟笑著說,他們小時候很少有機會吃炒豆豆,臘八節做臘八粥的時候大人們會先把豆子炒成半熟狀態。“這時候我們就偷一小酒盅,好伙伴在一起分享著吃。”馮寶娟說,雖然豆子半生不熟,但大家還是很開心。

  喝臘八粥 吃臘八面

  傳統臘八年俗仍在延續

  黃豆、紅豆、薏米、花生、大麥仁、黑米……26日下午,市民劉女士和婆婆在超市為次日做臘八粥購買食材。“臘八是春節開始的第一天,應該重視。臘八粥也一定要喝。”劉女士的婆婆張阿姨說:“現在孩子們上班忙,我在家也沒事,熬好臘八粥給他們送到單位,還可以跟同事一起分享。”

  昨日,50多歲的楊阿姨說,每年臘八節的時候她都會在家熬臘八粥。“小時候是先把豆子炒一炒,然后放在鍋里和米一起熬。”楊阿姨說,當時很多村民家里條件并不是很好,豆子種類太少。“村民之間互相湊豆子,誰家沒有哪一種豆子,就用自己的跟別家換一點。”

  說起臘八節,63歲的市民付冬云想起小時候母親做的臘八面。付冬云家在咸陽市北杜鎮,小時候吃的臘八面雖然并不精致,但小伙伴們都很期待。“我母親做臘八面時會放豆腐、檳豆、花生米、青菜還有肉丁。”付冬云說,面是酸湯面,吃之前再放一些香菜和蔥末,特別香。

  補血益氣 美容養顏

  臘八粥對身體好處多多

  26日下午,咸陽粵尚誠粥火鍋總經理高峰說,他們店會在臘八節當天做臘八粥送到敬老院。“這次我們要做創新臘八粥。”高峰說,這次他們打算給粥里放一些山藥、肉丁、南瓜、香菇等適合老人的食材。

    國家三級營養師王紅梅說,做臘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又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一般在煮粥前要將比較堅硬的豆子泡一夜,米泡半個小時。同時,米和豆類屬于蛋白質互補,一起煮粥營養價值就會提高。

    王紅梅接著介紹,很多女士都有氣血不足的癥狀,喝粥就是不錯的選擇。臘八粥里添加的薏米、枸杞、花生、大棗、桂圓等食材,補氣補血。常常喝粥也會養容養顏。晚上把粥作為主食,不但能控制體重的增長,也能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糖尿病人不適合吃太甜或含太多干果蜜餞類的粥。

    華商報記者 呂蘭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華商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