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羊”最初含意是“祥” 寓意鬼神賜來的吉祥之物

2015/2/13 10:50:28 點擊數: 【字體:

  在中國的傳統漢字文化中,有關“羊”的詞匯不勝枚舉,比如“三羊開泰”“亡羊補牢”“羊腸小徑”等等。但你知道漢字文化中的“羊”字,最初表達的意義是什么嗎?“羊”字在中國的燦爛文明史中,又曾經被賦予了哪些不廣為人知的深刻意蘊和內涵?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昨天,江南時報記者采訪了相關文字和語言方面的專家。江南時報記者 劉浩浩

  漢字中的“羊”

  羊表示“祥”意義鬼神賜福

  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羊”,祥也。從“ ”,象征和表達的是像羊的頭、角、足、尾的形狀。孔子對此曾經說過:“牛羊之字以形舉也。”也就是說,牛羊這樣的字,都是根據動物的外形進行概括的,所有與羊相關的字,自然也都要用“羊”作偏旁。

  當今的世人大多只知道羊表示的是一種動物,實際上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羊”這個字一直是和“祥”相通的,表示的是吉祥的含義。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對此,南京學者、廈門大學語言學教師張姜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吉祥”一詞,本為“吉羊”。有說法認為,古人在祭祀時,往往把羊放置在神位的旁邊,表示吉祥如意,寓意鬼神賜來的吉祥之物。在“祥”字出現之前,其實“羊”字的含義主要有兩個,既表示牲畜中牛羊的“羊”,又表示鬼神所賜之“吉祥”。

  張姜知說,只不過后人為了文字表義更加明確,才在“羊”字旁邊增加了一個“示”字造出“祥”字,專表“吉祥”之義。

  “美”“羞”中的“羊”都寓意美味

  在中國的眾多漢字中,有大量的漢字是以“羊”字做偏旁的,其實這些漢字中的“羊”作為組成漢字的重要部件,并非就完全脫離了“羊”字的本來內涵,大多還是表達了兩種意蘊,即美味和道德。

  對此,張姜知對記者進行了舉例說明。比如漢字的“美”字,按照《說文·羊部》的解釋,“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也就是說,后人認為“美”字之所以用“羊”和“大”兩個部分組合成字,主要是因為羊在先古時期表示“味美”的含意。為什么要再加個“大”字呢?按照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所作的解釋,這主要源自古人認為,“羊大則肥美”。

  同樣的道理,漢字“羞”也表示與美食相關的含義,這個字的古字,表示的是用手拿著羊,進獻美好的食物的動作。無論在“美”還是“羞”中,“羊”字起到的作用,都是賦予這個字美食方面的意蘊,這也說明,先民正是源于對羊的美味的感受,才在造字的過程中,把“羊”字運用得恰到好處。

  “羊”同時也是崇高人格的象征

  除了表示吉祥、美味等含義,張姜知告訴記者,其實學界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看法,那就是“羊”字其實也是古人心目中美好品德和嚴明法制的象征。

  這從用“羊”字構成的“善”、“羭”“羲(義)”等字的含義就能看出。善和義的意義毋庸贅言,“羭”的含意本身就是“美”。在眾多寓意為“美”的字中,“羊”是核心所在。

  “其實在歷史上,羊、牛、馬都曾經是非常重要的牲畜,為什么獨獨只有羊被賦予了諸多崇高的內涵呢?”張姜知告訴記者,其實古人對于羊、牛、馬三種牲畜的認識是有明顯分別的,在他們看來,“馬,怒也,武也”“牛任耕”“羊,祥也”。

  用通俗的話說,古人認為,馬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在戰爭等場合必不可少,是武力雄健的象征;牛受尊敬這是因為牛任勞任怨,在生活中有重要的現實需求。唯獨羊,是因為具有仁、義、禮之德的象征,而受到推崇。

  正是因為性格溫順的羊與中華民族一直推崇的溫良敦厚、因循守法的優良傳統相吻合,所以“羊”字多帶有“善、義、美”的文化意蘊,被人視作“仁、義、德”的人格象征。

  詞匯中的“羊”

  羊左之交

  “羊”成為崇高友情的象征

  其實除了漢字中的“羊”,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還衍生了大量與“羊“有關的詞匯,其中不少都是具有非常精妙的寓意和啟迪的。

  比如在郭德綱的相聲《朋友譜》中,說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就是“羊左之交”,這里的羊,又成為了一種崇高友情的見證。

  據漢代劉向撰寫的《列士傳》記載,“六國時,羊角哀與左伯桃為友,聞楚王賢,俱往仕,至梁山,逢雪,糧盡,度不兩全,遂并糧與角哀。角哀至楚,楚用為上卿,后來收葬伯桃。”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對好朋友,即戰國時代的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為了出人頭地,約好一起到楚國尋求發展。當時由于交通不發達,出行只能靠艱難步行。在旅行的途中,恰逢冬季而且天降大雪,兩人在饑寒交迫中陷入了絕境。

  “兩人衣服都很單薄,而且帶的東西只夠一個人吃的。”左伯桃為了救下羊角哀,就把衣服脫下,和糧食一起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里餓死了。后人于是便將能知心、可托生死的朋友,稱為“羊左之交”。

  羊斟以私敗國

  “羊”隨惡人遺臭萬年

  羊斟以私敗國的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二年》。

  根據記載,春秋時期,鄭國和宋國將要交戰,宋國的統帥華元為了鼓舞士氣,在戰爭開始前特地殺羊犒軍。羊肉分到了出征的每一個士兵的手里,但華元卻忘記了給自己駕車的屬下羊斟羊肉吃,羊斟因此懷恨在心。

  第二天兩國軍隊交戰時,羊斟對華元說:“昨天分羊肉是你說了算,今天的勝負由我說了算,你不給我羊肉吃,你也就別想打勝仗!”結果,羊斟駕著車一直跑到了鄭國的軍陣里,華元因此當了俘虜,宋國的軍隊也因此吃了敗仗。

  羊斟以私敗國這件事被載入了史冊,羊斟把一碗羊肉看得比國家都重要,他也由此成為了遺臭萬年的人。 而在這件事中,“羊”也受到牽連,具備了為數不多的灰暗的色彩。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江南時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