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印象關注 >> 瀏覽文章

老天爺決定端午節習俗:南龍舟、北賽馬

2015/6/15 11:53:07 點擊數: 【字體:

  老天爺決定的那些習俗

  這大過節的,不來點兒游戲啊競技啊,還真說不過去。

  跟食物一樣,游戲和競技,也有南北之分。

  就拿端午來說,能賽龍舟的,只有南方地區。

  為嘛北方就不能賽龍舟呢?

  看看你所在那地方的地形和氣候,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還是算了吧。

  嗯,老天爺決定了南龍舟、北賽馬。   (張文華/文 陳驍/制圖)

  為什么只有南方賽龍舟?

  端午節快到啦,想到能放假,就美啊,要不要去西溪看個賽龍舟呢?

  我們南方人,只需要考慮愿不愿意出門這個問題,北方人則是:我倒是想看呢,可上哪兒看呢?

  和食物一樣,游戲和競技活動,也受到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制約,有非常鮮明的地方特色。

  龍舟就很傲嬌,不是你想賽就能賽的。

  撇掉文化傳統等等不說,一個“舟”字,就命中了北方的死穴:水。

  南方雨季長,雨量多,江河湖港也多,譬如杭州,每年5-6月往往是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時期。

  既然雨多,江河多,那么古代南方的交通工具,自然是船,南方人也習慣了坐船。

  北方呢?

  一馬平川,景色很是大氣,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馬,北方人比的就是馬技。

  因此,南船北馬的格局,自古就形成了。

  既然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南方很多地區的競技活動,也就圍繞著船展開。

  賽龍舟不過是其中最出名的,也是對客觀條件要求最多的。

  譬如要求水流平穩、水面較為開闊、水量較為豐富,且有一定水深的河流。

  缺少水面或水體不夠要求的西北內陸,直接出局。

  雖說有那么幾年的夏天,降水有北澇南旱的趨勢,整體而言,端午節前后北方還處在枯水期,也是先天不足。

  東北呢?

  那可是大江啊,小小龍舟HOLD不住,所以只能松花江冬泳啥的比比算了。

  這龍舟啊,還真是非南方不可。

  北方的競技項目有哪些?

  東北大興安嶺—陰山—祁連山—青藏高原東緣一線以西地區,要么常年雨量少、雨季短,要么地高天寒,樹木、莊稼不易生長,成為主要牧區,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馬,主要畜牧就是馬、牛、羊、駱駝,那傳統競技民俗,自然是賽馬唄。

  以蒙古為例,蒙古妹子們挑選小伙子,也要看人家馬上技術好不好。

  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除了摔跤、騎射,重頭戲還有賽馬,比起來那叫一個陽剛美。

  另外,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會競技“叼羊”和“姑娘追”等,實際比的也是馬技。

  叼羊,是以奪得羊并先到終點為勝的多人競技,必須各個馬技好啊。

  姑娘追呢?是兩個年輕人之間的賽馬,女追上男為勝,這是培養女漢子的節奏么?

  柯爾克孜族的“馬上拉力”和哈薩克族的“馬上摔跤”,都是雙方馬上徒手相搏,把對方拉下馬為勝,都和馬有關。

  當然也有其它競技項目,例如賽駱駝、賽牦牛。

  但不管賽哪種動物,在牧業生產地區,民間傳統體育競技大都與當地主要畜牧品種有關。

  只是動物終究不如物品方便,所以龍舟賽事好辦,也能辦得熱鬧,只要天公配合即可,不用操心現代人還能不能掌控住動物。

  冰嬉,南方人直接放棄

  除了降水量,氣候這位大爺還能在溫度上,給南北競技做點兒文章。

  像《甄嬛傳》里的冰嬉,這玩意兒,南方人表示,直接放棄,真心不是那塊料。

  嗯,冰嬉絕對是北方人所好。

  畢竟,北方冬季很長,平均氣溫零下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那個時候,北方的水都呈結冰狀態,結得還挺厚,一天到晚窩室內又不好,得了,那就冰上活動活動去。

  最早有冰嬉的記錄,是宋代,《宋史》就曾記載皇帝“觀冰嬉”的情況。

  到了清朝,滿族的發祥地在東北,冰上活動就成了國俗。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載:“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鐵齒。流行冰上,星馳電掣。”

  乾隆在位時,每年冬季都要以冰嬉為形式閱兵,慈禧每年冬天最愛觀賞的,是把中國武術和滑冰技術相結合的高難度滑冰特技表演。

  2011年春節初一至初七,北京圓明園公園還首次推出了清代皇家的冰嬉表演。

  這下,知道《甄嬛傳》里頭,安小主為啥能靠冰嬉重新獲得皇上寵愛了吧?

  插一句,各位妹子若還有穿越回清朝的夢,記得要練好冰嬉或者溜冰技術,這樣才有可能迎娶高富帥,收好不謝。

  插播一條和杭州相關的“軟廣告”,所有和水相關的競技游戲,最危險的,就是我們錢塘江的弄潮。

  周密《武林舊事·觀潮》云:“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頃之中,浮潮戲弄,上下翻滾,騰身百變,而旗尾仍不沾濕,方為高手。而豪民貴宦,爭賞銀彩。”

  好看是好看,但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險,所以,古代的弄潮者,多為貧苦漁民或船工。

  這一民俗,由于太過危險,到民國初期已經停止,現在留下來的,只有觀潮,不過觀潮依舊有風險,這是另話,在此不表。

  南拳北腿的武術之分

  看過黃飛鴻系列電影的,是不是都很想學學南拳?

  我就這么一說,只是,有沒有想過,為嘛武術里頭,南北兩大派系,主要是南拳和北腿之分?

  也就是說南方武術一般以拳法和手法為主,腿法為輔,北方反一反,更注重腿法。

  按行家說法,南拳的特點是“拳式剛烈,步法穩固,動作緊湊,腿法較少,身居中央,八面進退……”

  北腿的特點是“在套路、技擊上常常是一步一腿,手領腳發,上下配套,一條腿左鉤右掛,前踢后打,明圈暗點,與手緊密配合。”

  形成這種區別,是有原因的。

  南方地區緯度低、氣候熱,人的生長發育期相對較短,個子一般比較矮小,下肢較短,用腿踢人非其所長,因而重拳擊,靠近身優勢取勝。

  北方由于氣候較冷,人的生長發育期較長,加上雜糧肉食,相對人高馬大,腿長是其優勢,腿的轉動半徑大,力量足,速度快,威力大,所以逐漸形成“北腿”的武打特色。

  除了南拳北腿,練氣功的,也是南方人居多。

  南方炎熱,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出汗的運動,可不愛出汗,不等于不想鍛煉啊,那么,氣功就流行開了。

  北方人可不太喜歡氣功,寒冷時節,必須靠劇烈運動來驅寒,練什么氣功啊。

  想要動靜結合呢?太極拳。

  不過太極拳主要在中原地區流行,四季分明著呢,冷和熱都不像南方或北方那么極致。

  熱中之熱的西雙版納,練氣功都沒法“心靜自然涼”,干脆潑水吧。

  潑了一盆冷水,不會著涼么?

  放心,傣族人的潑水節,往往在陽歷4月中旬,持續好幾天,當地4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午后最高氣溫平均在33℃~34℃左右,即便被潑成落湯雞,三下兩下就干了,不會受涼致病。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今日早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