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青島八大關:守護百年風貌,延續歷史文脈

2013/10/8 12:36:10 點擊數: 【字體:


青島八大關:守護百年風貌,延續歷史文脈

青島八大關復查現場
    本報記者  江繼蘭  李  月

    離開山東青州昭德古街,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專家組一行前往山東青島,對八大關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了復查。

    2009年6月,青島八大關歷史文化街區憑借特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較為完整的傳統風貌,從200多條申報街區中脫穎而出,入選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作為青島市的文化名片,八大關入選名街后的保護、修復以及環境整治情況如何?是否存在保護不力甚至損害街區風貌的現象?記者跟隨著復查專家的腳步,展開了采訪調查。

    長期投入,形成有效的保護機制
 
    八大關位于青島市南區太平山以南、太平灣以北,包括八大關區域和太平角區域,現有歷史建筑320余棟,總建筑面積145368平方米,是青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青島市考古研究所專家介紹,八大關蘊藏著歷史、建筑藝術等多重內涵,反映了近代以來以建筑為載體的東西方文化對話的流變軌跡。早在上世紀50年代,“八大關風景區”的概念已經正式提出,其城市地標的身份也得到確立;l992年,八大關建筑群被列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7月,青島市委、市政府作出保護、整理、美化、完善“八大關景區”的決策,組織專家學者對八大關景區進行了修繕。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八大關近代建筑”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花石樓、公主樓、元帥樓等200余棟單體建筑,將183.86公頃的面積納入保護范圍。為使八大關的保護工作有章可循,《八大關歷史文化保護區控制性保護規劃》、《青島八大關近代建筑保護管理辦法》等法規文件先后出臺。
 
    近年來,青島市加大了八大關保護資金的投入,每年投入近6000萬元對街區壞境進行整治;2012年底,爭取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經費500萬元,對花石樓、公主樓等5處文物建筑進行修繕,預計明年初全部完成。
 
    青島市文物局局長鄭安新說:“數十年來,青島市相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積極配合,通過長期、規范、有序的保護,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保護機制和管理體制,促進了八大關的保護。青島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工作能取得良好成效,是各級領導與各職能部門高度重視、各盡其責的結果,也與國家、省文物局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密切相關。”
 
    推進環境整治,完整保護歷史風貌
 
    八大關注重建筑與環境的融合,尊重歷史風貌原真性、生態延續性和文脈傳承性,不僅保護了建筑本體,還保護了街區整體環境。2011年6月,青島市成立了八大關街區風貌整治指揮部,對街區環境進行綜合整治,使得八大關的歷史風貌得到有效保護。
 
    青島市南區還專門成立了八大關街區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按照“一流標準、依法整治、惠及民生、改革創新”四項要求,對八大關內的標識牌、廣告牌等進行全面修繕、規范和清理;對110個居民院的上萬噸堆積物進行清運;對影響居民生活的地下管網進行全面更新;對違章建筑拆除后無處居住的居民,為其尋找臨時住房,并辦理低保和提供公益性崗位。通過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了街區的生活品質,改善了街區內居民的生活條件。
 
    “入選名街后,八大關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現已成為人們來青島的必到之處。”八大關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說,為了更好地保持八大關風貌環境的整治成果,青島市制定了八大關物業化管理方案,對八大關實施全方位的物業化管理,嚴格限制與街區環境不協調的業態,避免了旅游開發對文物古跡、歷史風貌的破壞現象。在八大關近百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街區整體風貌以及建筑性質得到了有效傳承。
 
    建博物館,充分展示八大關
 
    實地考察結束后,復查專家與當地政府、文物保護相關職能單位的領導和工作者進行了座談,鄭安新就八大關入選5年以來的保護情況做了詳細匯報,專家對八大關的保護和發展提出寶貴建議。
 
    鄭安新說,入選名街以來,青島市認真組織歷史、規劃、建設等方面的專業人員,通過現場勘測、走訪住戶以及單位、查閱檔案等形式,全面展開八大關近代建筑普查工作,厘清了絕大部分文物建筑的建造年代、結構、建筑師、原業主等原始數據,對重點建筑的藝術風格和人文脈絡進行了考證,并與222棟文保單位的使用部門簽訂了文物安全責任書,確保文物在利用的同時得到有效保護。
 
    八大關被譽為“萬國建筑博覽會”,著眼于街區保護利用以及城市文化發展的需要,專家們一致認為應該選擇合適場所,開辦專題性的八大關博物館,收藏、展示、傳播其歷史文脈與建筑藝術文獻,為觀眾和學者構建一個深入了解和研究八大關的平臺,聚合文化力,開展更有效的文化對話。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推介活動組委會秘書長、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江繼蘭說:“對于八大關的展示,可以考慮建立數字博物館,通過文字、影像等方式,使當地居民以及來青島的游客快捷、深入地了解八大關。”
 
    “以博物館的形式充分展現八大關的藝術風格很有必要。”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規劃師趙中樞說,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歷史建筑,作為八大關展示的載體,而且在突出八大關和小魚山兩條名街的同時,把其他的歷史街區也容納進來,使其成為青島市歷史文化的縮影。
 
    “將八大關和小魚山納入其中,使游客在看到沙灘和水族館的同時,也能領略到獨具特色的街區、珍貴的歷史建筑的風韻和感人的歷史故事。”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張杰說,另外,八大關標志性歷史建筑應該設置與之匹配的標識、導視,交代與其有關的人物等較為關鍵的信息,使人們對街區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侯衛東認為,八大關近現代建筑的藝術特點較為突出,在完整保護的基礎上,還應加強對建筑歷史環境的關注,如總結各條街道的歷史形態、街道與建筑之間的關系等,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為將來的博物館展示提供可靠的素材。(原標題:青島八大關:守護百年風貌,延續歷史文脈)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3-10-01)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