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把文化作為支撐點

2013/10/9 11:54:13 點擊數(shù): 【字體:

 

    蘇莊三里社區(qū)是北京市房山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得比較好的社區(qū)之一,是2009年的村改社區(qū),這里不僅馬路修得寬,連主路兩旁的便道也都有十六七米寬。當?shù)匕傩照f,便道是專為居民修建的文化活動場地,有了這些活動場所,社區(qū)文化活動幾乎全年無休。

    名家光臨只為公益

    繼2011年居民自發(fā)出書、2012年成立中老年大學和社區(qū)文聯(lián)之后,日前,蘇莊三里又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由知名書畫家加盟、居民共同參與的蘇莊三里畫院正式成立了,其目標是用3年時間從社區(qū)培養(yǎng)出10余名具有一定水平的書畫愛好者,把畫院辦成小有名氣的書畫基地。

    活動當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張文星從家搬來了音響,以東道主的身份向來賓介紹蘇莊三里社區(qū);畫馬名家杜若飛送來了多幅書畫作品;“乒乓王子”孔令輝的父母專程來到北京,送上了兒子珍藏的禮物——一把中國乒乓球隊所有世界冠軍、奧運冠軍親筆簽名的乒乓球拍,一句“蘇莊三里無小事”,令熟知蘇莊三里的藝術家們頗有同感。

    在蘇莊三里社區(qū)文聯(lián)常務副主席劉水看來,是社區(qū)黨總支的支持、老藝術家的奉獻和居民對文化的需求,造就了蘇莊三里文化發(fā)展的和諧局面。“這些藝術家們參與文化建設不要票子、名字、位子,就想做點公益事兒,有這樣一份心,社區(qū)的工作就好開展了。”劉水說。

    百姓參與社區(qū)文化共建

    老蘇莊人翁家旺沒想到退休后村里還給他找了份門衛(wèi)的工作,一個月能領到1000多元。更讓他高興的是,“這兩年社區(qū)還建起了文化廣場、多了很多文化活動。”2011年9月,蘇莊三里發(fā)起“愛黨、愛國、愛家園”征文活動,希望能記錄下從1999年起蘇莊人艱苦奮斗、脫貧致富的過程。心有感觸的翁家旺當時就很想把蘇莊的變化跟外人道一道。據(jù)時任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邵泉介紹,該項活動累計收到征文400余篇,參與者有學生、退休工人、駐地解放軍戰(zhàn)士等。同年12月,社區(qū)出版了26萬字的《陽光大地家園》征文集,把人們對蘇莊的記憶和憧憬變成了珍貴的文字留存下來。

    不僅如此,蘇莊三里近兩年還舉辦了“愛黨、愛國、愛家園”主題征文作品朗誦會等活動,張文星幫助邀請了朗誦藝術家方明、曹燦,表演藝術家謝芳、張目夫婦等參加。張文星說:“在農(nóng)轉非的過程中,蘇莊三里找到了以文化撬動社區(qū)居民整體素質提升的支撐點,有效幫助老百姓從心理上轉型。”

    居民走進文化課堂

    周一書畫班、周二朗誦班、周三合唱班……在蘇莊三里的中老年大學里,每周的文化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70歲的付宗茂就常常拎著厚厚的歌本到中老年大學參加合唱培訓,這一習慣他已堅持了兩年。雖然牙齒掉了一半,但他參加合唱的樂趣一分不減,“和大家經(jīng)常一起唱唱歌,心情也開朗多了。”據(jù)蘇莊三里黨總支書記邵雪松介紹,社區(qū)中老年大學開辦以來,累計培訓學員千余人,越來越多的居民走進這一課堂,感受文化帶來的喜悅。

    有了建設中老年大學的基礎,去年7月蘇莊三里又成立了社區(qū)文聯(lián),下設書法、美術、朗誦等10多個文藝協(xié)會。人們都說,在蘇莊,老干部和老藝術家的退而不休換來了社區(qū)文化建設的良好開局。劉水說:“老百姓的思想變化快著呢,等我們干不動了,相信蘇莊三里已成長起一批年輕的文化工作者。無論何時,文化建設永遠不能停。”本報駐北京記者  李  雪(原標題:把文化作為支撐點)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3-10-09)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途W(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