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廣州發掘三艘清代古木船 瓷器底部字體似韓文

2014/6/11 9:17:41 點擊數: 【字體:

廣州發掘三艘清代古木船 瓷器底部字體似韓文

兩艘保存比較完整的大船。

廣州發掘三艘清代古木船 瓷器底部字體似韓文

碗底落款“清道光制”的大碗。

廣州發掘三艘清代古木船 瓷器底部字體似韓文

現場發掘的“虎子”(尿壺)。

廣州發掘三艘清代古木船 瓷器底部字體似韓文

一個碗底打著像韓文的字號。

  廣州歷史城區首次考古發掘古船 距天字碼頭僅169米 本報記者獨家探秘

  文圖/記者黃丹彤 特約通訊員羅世聰

  探秘

  在發掘的土層里,發現了數十件破瓷器和一些銅錢。其中有落款大清嘉慶年和道光年制的民窯青花瓷;銅錢中包括宋代的元豐通寶、景興通寶,清代的道光通寶、嘉慶通寶等。

  3艘清代古船今年4月中旬在廣州45~65號考古工地被發掘,因為考古人員對現場封鎖嚴密,同城媒體均一直未能進入現場。昨天,本報記者經過多次努力獨家進入現場探究。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挖掘人員羅世聰向本報記者透露,從考古層位關系和出土遺物看,目前初步判斷該古船廢棄于清代中晚期,即嘉慶、道光年間,或為官府所用快船。

  記者了解到,這是廣州歷史城區第一次考古發掘古船。這3艘古船經過細心發掘后將進行復原修復,作為一件重要展品進駐正在建設中的廣州博物館新館。廣州考古專家指出,3艘古船的發現,對于廣船的造船工藝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也為研究廣州歷史地理和珠江岸線的變遷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昨天下午,本報記者被允許進入現場探究。發現古船所在的位置,在廣州南關電影院對面馬路,位于45~65號考古工地內。準確位置與現在珠江的天字碼頭相距169米。參與發掘的羅世聰介紹,3艘木船呈南北走向,離地面約2.5米的深度,3艘船船頭都是朝北向上翹起,高低相差約1米。3艘木船最長一艘殘長19.2米,中部殘寬3米;中等一艘殘長15.2米,中部殘寬2.5米;最短一艘殘長約3米,中部殘寬約1米。3艘木船經過兩個月清理,基本清理完畢,其中的兩艘大船保存比較完整。殘余的構件看上去,船的深度約1米,由此挖掘人員估測,真實的船體從船上甲板到船底應該有1.6米~1.7米深。

  “船內有兩層填土,都是一些廢磚瓦塊,夾層是一些碎木屑,由此估計是被廢棄后堆積而成。”羅世聰說,在發掘的土層里,發現了數十件的破瓷器和一些銅錢。其中有落款大清嘉慶年和道光年制的民窯青花瓷;銅錢中包括宋代的元豐通寶、景興通寶,清代的道光通寶、嘉慶通寶等等。

  記者現場看到幾十件民窯瓷器,都為破損件。其中有的碗盤底部還有“嘉慶造”、“清道光造”等落款。其中一件缺口的青花盤子內還題有一首草書詩句,是描寫中秋夜月景象的。還有一個碗底,打著一個類似中文的“石” 或者“否” 字,但仔細看起來又不是。看上去倒像韓文的字體,給碗的來歷添加了神秘。

  解謎:

  隔艙板約30塊 或為官府用快船

  挖掘專家注意到,其中兩艘大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隔艙板很密,整艘船的隔艙板約30塊之多。不同于一般的民用漁船,一般情況下約1米才有一塊隔艙板。結合古船結構形制,有考古專家初步推測,本次發掘的木船屬于快船類型,有可能為官府所用。

  本次發掘是廣州歷史城區第一次考古發現古船,有專家回憶,早在1977年,曾經在番禺鐘村發掘過一艘長達40多米的龍舟,挖掘出來幾乎腐爛了。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3艘木船的發掘地一帶在清代屬于廣州城南,早在清朝中期以前,這里還是珠江河道所在。根據《廣州市文物保護規定》,建設單位在建設施工前主動報請文物部門組織考古勘探工作。

  今年3月中旬,配合工程建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工地進行搶救性考古勘探發掘。有專家指出,本次發掘發現對于廣船的造船工藝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也為研究廣州歷史地理和珠江岸線的變遷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廣州日報(2014-06-11)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