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臨汾2月28日電 (李新鎖)3月1日,農歷乙未年正月十一,這天是古村懸泉山廟會日。從這天起,在山西南部小城霍州,眾多依托寺廟古建舉辦的廟會將延續至農歷七月底。此間,山西警方開展打擊文物犯罪百日行動,震懾盜賣、破壞文物犯罪行為。
山西霍州境內古村落眾多。從農歷正月開始,承載民間信仰、以寺廟古建為依托的廟會次第上演。在此期間,游子回鄉邀好友聚會,長者婦孺祭祀禱告成為鄉間風景。
不過,隨著大批民間古建的損毀,上述傳統正在萎縮。
霍州市賈村文風鼎盛、聞名鄉里,喬小軍生長于斯,從記事起,媧皇廟、魁星閣、玄帝廟等古建就是他游玩的地方。喬小軍說,上述古建壁畫精美、木雕精致,但損毀頗多。
現在,媧皇廟已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媧皇廟得以修繕,但相距不遠的玄帝廟則日漸傾頹。喬小軍說,玄帝廟里也有精美壁畫,房梁上還刻有“大清乾隆”等字樣,但大部被毀。
2月28日,賈村媧皇廟大門緊鎖,門前堆砌著古舊磚瓦。從外圍看去,媧皇廟的戲臺、配殿均有修繕。負責看守的劉盛德說,以前村旁山上還有一座伏羲廟,可惜后來被毀。現在保留下來的古建,大多得益于村民保護。
上述情況并非個例。山西現存古建筑28027處,從唐至清,時代連續。此外,山西古村落、古民居遺存數量巨大。
長期以來,受制于資金不足、人才匱乏、人為破壞等因素,大批古建面臨消亡困境。山西省文物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許高哲,山西古建存量巨大,很多古建面臨自然損壞、人為破壞和火災等諸多危險。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山西晉城為采300萬噸煤強拆明清古村落”,更指出臨汾、長治等地文物古建遭盜賣情況嚴重。
不過,山西官方正在加大文物保護、修復力度。從2011年起,山西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先后實施山西南部早期建筑保護工程、彩塑壁畫保護工程、瀕危古村落保護工程等,累計投入10.66億元人民幣。
高平市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宋和平介紹,當地正在加快修復炎帝陵、炎帝寢宮等炎帝文化遺存。襄汾、曲沃等地也在探索創新文物保護投入機制。
此間,山西省公安廳發起“打擊文物犯罪百日專項行動”,以震懾犯罪分子瘋狂盜取文物氣焰。
目前,這一行動已觸動市場。在山西介休,號稱“中國古玩第一村”的張蘭村已嗅到風聲。家中多位親友從事古玩交易的張銘說,春節前后,很多商戶都停了古建構件交易,警方正在摸查清理。
對此,喬小軍說,常年工作在外,自己常以家鄉美景為榮。如果古建損毀殆盡,這份感情將無處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