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十字寺建于晉代。原是佛寺,唐代改為景教寺院,早期名稱為崇圣院,遼代改為佛寺……”從北京市中心驅車趕到京郊房山區過周末的王益民爬山下來,注意到了三盆山腳下豎起的一座介紹十字寺的木牌坊。可面對院墻內荒廢的小院、寥寥可數的幾塊碑刻,他實在無法將這里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聯系起來。王先生的不解讓一旁遛彎的村民看不下去了,“我們車廠村不僅有山有水,還有兩寶——金陵和十字寺,珍貴著呢!”一位村民干脆當起義務講解員,把十字寺給駐足的游客講了一遍。
是什么樣的歷史價值,讓深藏遠郊山林中的文物享受著國保單位的待遇?它的現狀如何,以何種方式向人們訴說著古老的歷史呢?
全國唯一一處石刻、地基和古樹并存的景教寺院遺址
雖然腿腳不如前幾年利索,但78歲的房山區文化文物局原副局長蘇寶敦每年都會到十字寺看看。這個從他在任時就一直關注的寺院遺址,留給文物專家們拿來研究的物證可謂屈指可數。“這更證明了它的價值。”蘇寶敦說,“國內發現的關于景教的碑文石刻還是比較多的,但十字寺是目前發現的全國唯一一處石刻、地基和古樹并存的景教寺院遺址。”
說到景教,有人比較陌生。從現存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文中得知,景教是最早傳入中國的基督教,但不是基督教的正統教派,而是其中一支,即聶斯托利派。景教于唐太宗時期傳入中國,曾一度在長安興盛,在全國多地建有十字寺。房山十字寺雖然整個遺址殿宇已毀壞,但五間坐北朝南的寺院地基經過2012年北京的一場大雨沖刷后更加清晰;一棵百年古銀杏樹枝繁葉茂,需要4人才可抱攏;寺院內有漢白玉石碑兩通,一為遼碑,碑正面上方橫書“三盆山崇圣院碑記”,一為元惠帝二十三年所立“大元勒賜十字寺碑記”,記載了兩次重修十字寺的來龍去脈。還有一座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前幾年從西安復制過來的。隨著元朝滅亡,景教在中國也逐漸消亡。散落在各地的景教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都毀壞或不知去向,也正因如此,景教在中國的遺物也變得越來越珍貴。2001年,由國務院認定,十字寺直接由區級文保單位提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2005年當地政府出資修建了上山的一條馬路,來這里尋古問今的人就多了。為了方便游客觀賞,兩塊在悠久的歷史中斷為多截的石碑經文物部門修復又粘在了一起,立在碑座上。元碑碑額頂端圓球內明顯的“十字”標記和石雕云龍讓不少人為之贊嘆。
資金和監管成難題 保護力不從心
在上下山的人群中,不少游客發現十字寺周邊總是有當地村民看似悠閑地來回踱步,他們就是房山區文化委員會委托的專職文物協管員,負責十字寺、金陵兩處文物遺址的安全,保障游客文明參觀。“連金陵算上,一共5位專職協管員,區里每年都進行培訓,每人每月發放600元補貼。協管員定時定點巡視,堅持10多年了,基本上杜絕了文物丟失、破壞的情況。”車廠村一位村干部介紹,“但是,依據現有的經濟條件,要做到24小時的管護,僅靠每人每月600元的工資,協管員的工作很難堅持下來。”
僅靠文物協管員代為管理,十字寺和金陵遺址是房山區的特例。與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不同,十字寺一直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目前不得不由房山區文化委員會代行監管職責。所以筆者走訪了房山區文化委員會尋求答案。“主要是十字寺的編制不好要,只能由我們委托村里的協管員看護。”房山區文化委員會文物科科長陳亞洲無奈地表示。
據悉,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意味著有資格申請保護經費,但并不確保一定能申請到。國家會根據項目的重要性,以及地方的具體能力來分配經費。陳亞洲介紹,因十字寺一直沒有直接的管理單位,加之遺址的項目規劃還在編制中,所以在申請國家資金上并不占優勢,所申請到的資金也只夠基本的保護費用。比如,2012年因大雨對十字寺的地基和圍墻造成了一定的損壞,國家文物局曾下撥了部分資金對十字寺進行搶險保護,遺址兩側修建了排水溝,并安裝了監控設施。目前,資金匱乏依然是十字寺保護的最大瓶頸之一。其實,2014年,房山區每年在文物保護上投入的市級和區級經費接近兩億元,在北京16個區縣中,比例已有所傾斜,但仍顯捉襟見肘。
形成遺址公園的構想
因村子周邊自然風光優美,加之十字寺國保單位的光環,車廠村曾經有不少的開發機會。一位村干部透露,幾年前,曾有一家公司向村里提出打造九龍山大峽谷風景區的合作意向,以金陵為核心,以燕幽古國、北宋文化、金朝歷史為主要脈絡,打造京郊的特色旅游風景區,這樣村民靠山吃山,對就業和經濟發展都有好處,但考慮到兩處遺址的開發需層層審批,所以計劃一直被擱淺。為了改善經濟條件,有的村民已經有了經營的意識,如利用游客周末爬山的機會,在村里開辦農家樂,但據說效益并不盡如人意。
十字寺是原址保護還是繼續開發,文物界歷來有爭議。蘇寶敦是主張開發的一派,他說:“包括金陵在內,不少文物都散落在田間地頭,如果能建成類似的遺址公園,起碼有一個管理單位介入,對文物能實現更好的保護。”據悉,早在2011年底,房山區文化委員會就委托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金陵遺址保護規劃》、《十字寺遺址保護規劃》及《金陵、十字寺考古遺址公園規劃》,以期協調文物保護與社會發展的需求,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弘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如果文物保護單位只剩遺址了,就原址保護,不再復建。目前十字寺地下的考古勘測工作還沒有展開,進一步的發掘展示工作需要等技術、管理等各方面條件成熟的時候再繼續完成。所以打造金陵十字寺遺址公園也許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陳亞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