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佳霖
“本是留著歷史滄桑感和百年風雨侵襲痕跡的外灘建筑群,卻被丑陋的噴砂大面積給覆蓋了!看著100多年來經過無數次戰亂、動亂才保存下來的萬國博覽建筑群就這樣被糟蹋了,心痛不已。”近日,一名網友發帖子稱自己慕名前來上海外灘參觀優秀歷史建筑,卻發現其中一棟歷史建筑正被刷上涂料和噴砂,原來的花崗巖外墻幾近消失。
記者了解到,被“刷墻”的歷史建筑為位于廣東路與四川中路路口的懿德大樓,原為三菱洋行舊址,建于1914年,由日本人福井房一設計,建筑面積2800.32平方米。1999年,它被列入上海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批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筑名單之中,屬于二級保護建筑,保護級別相對較高。此外,它還被文物部門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也是外灘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保護建筑。現該房屋的產權人為李某(私人),承租人為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記者從網友拍攝的照片中看到,該建筑外立面原來的主色黃褐色絕大部分已經被噴涂上了灰砂質地的涂料,僅頂部閣樓部分的外墻還未被涂抹,噴砂工程已經接近尾聲。而在灰色的涂料之上,又涂抹上了一層類似磨砂的保護層。新刷涂料的顏色為淺灰,與建筑物原有的黃褐色相比,色差非常大。
對于強行改造的原因,承租方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大樓年代久遠,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漏水的現象,在進行由內而外的修繕后,仍未能徹底解決漏水的問題,該公司于是聘請了有資質的裝修公司,對大樓外立面進行了“大面積的可恢復性的防水修繕”。
然而,在專家看來,所謂的“可恢復性修繕”將帶來不可逆的巨大破壞。上海交通大學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認為,對于歷史建筑的“涂脂抹粉”,首先會破壞老建筑的真實性和時間感,而更重要的是,施工中涂抹的這種真石漆,主要采用石粉配制,很可能會導致原有的墻體加速風化。
曹永康表示,這種真石漆的黏性很強,會牢牢地附著在老墻體之上,使得老建筑就像貼上一層不透氣的外衣,透氣性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一旦水汽無法排出,建筑原有的花崗巖外墻就會加速風化,外墻里面的一些構件也會加速腐朽,久而久之就會開裂脫落。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盧永毅也表示,墻體外立面已經涂抹的涂料,在短時間內很難清除,去除時還可能破壞原有的建筑材料,這樣的破壞是不可逆的。
《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在歷史文化風貌區核心保護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不得擅自改變街區空間格局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第十八條規定,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建設項目規劃,由市規劃管理部門審批。市規劃管理部門審批時,應當征求市房屋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也就是說,上海優秀歷史保護建筑外立面的維修或者改造,必須編制相應方案,經過專家論證,并報相關部門審批。
然而,對于此次改造工程,施工方之前提交的方案未通過相關職能部門的審核,因此承租方本次改造屬于無證擅自施工。據悉,在接到舉報后,上海市、黃浦區相關部門已到現場查看,并責令承租方立即停止施工。對此,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表示,將無條件立即停工,并邀請專業部門提出修繕意見,將修繕方案提交市區兩級行政部門,力爭做到“修舊如舊”,還懿德大樓以原貌。
但是在有關專家看來,由于涂抹材料的不可逆性,還原建筑原貌已經很難實現。而根據《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第四十三條,對優秀歷史建筑的修繕不符合建筑的具體保護要求或者相關技術規范的,除限期改正、恢復原狀外,還可以進行該優秀歷史建筑重置價3%以上30%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