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3項目入選世遺遺預備名單 均為捆綁申遺
2012/12/13 10:03:4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這一次,寧波人的申遺夢會不會夢想成真?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了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寧波3項文化遺產再度悉數入選新榜單。它們就是我們熟悉的大運河(寧波段)、青瓷窯遺址、海上絲綢之路。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本次出爐的中國申遺備選項目,弱化了地域概念而更強調文化主題,如寧波入選的3大項目,都是與其他省份或城市捆綁進行聯合申遺。
寧波3處文化遺產
從全國71個項目中脫穎而出
按照《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規定,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單》,是申報世界遺產的先決條件。
也就是說,想成為正牌“世遺”,首先必須進預備名單。
1996年,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遞交了首批《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而上一次名單的更新還是在2006年,共35項。其中蘇州古典園林及歷史街區、“皖南古村落”、西湖等已經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時隔6年后,國家文物局再度更新名單,顯然是為了應對新形勢,讓“中選率”更高。這份新名單共包括文化遺產45項,寧波的3處文化遺產,從全國各地上報的71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再度成功入選。
聽到這個消息,寧波市文保人士很興奮,3個項目再度入選新名單可不是那么容易。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之前曾表示,新名單剔除了一些長期停滯的項目,而更關注那些申報積極性高、遺產價值突出、保護管理狀況良好的遺產項目。顯然,寧波的3個項目在近年來的保護管理以及文化內涵挖掘等方面,都獲得了認可。
入選名單后
遺址里種棵樹都要細思量
寧波的申遺之路,其實10年前已經陸續開始。
這次寧波3個項目再度入選預備名單,是否意味著離“世遺”近了一步?
對此,市文廣新聞出版局文博處副處長徐建成豁然一笑。以他的理解,申遺本身就是成功。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也許是申遺路上的最大收獲。例如,在入選2006年預備名單之后,慈溪就編制完成了《上林湖越窯遺址保護總體規劃》。
在申遺的這些年,上林湖越窯遺址的保護,嚴格按照“世遺”標準進行苛刻管理。按規定,大到保護區建設,小到一棵樹的種植,都是慎之又慎。
徐建成介紹,接下來市文化部門將繼續在遺產內涵挖掘、文物保護、環境治理、宣傳展示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爭取早日加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
事實上,目前各項申遺準備工作已在緊張進行中。
《大運河(寧波段)研究文集(暫名)》已啟動文獻征集、編繪;針對寧波“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會陸續開展;明年還將繼續完成“小白礁Ⅰ號”沉船船體發掘,并申報“小白礁Ⅰ號”沉船船體科技保護項目;建設中的越窯青瓷博物館也將于2014年向公眾開放。
要關注“大牌”
更要愛護“小花小草”
這次出爐的中國申遺備選項目,弱化了地域概念而更強調文化主題,寧波入選的3大項目,都是與其他省份或城市抱團進行聯合主題申遺。
其中,“大運河”遺產項目寧波段是參與代表浙江省與北京、天津、河北等省聯合申遺;“海上絲綢之路”是寧波與南京、廣州等城市捆綁申請;慈溪上林湖越窯遺址是與龍泉窯遺址聯合作為青瓷窯遺址入列名單。
關注寧波文化遺產的不少寧波市民,對此表示“理解和贊賞”。
“寧波的文化遺產不僅是我們寧波人的驕傲,更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這才是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最終意義吧。”文物愛好者程先生這樣說。
程先生是本地活躍的文保人士,曾策劃組織過多次民間文保活動及展覽。在他的概念里,文化遺產沒有“大牌”、“配角”之分。
他希望不僅關注那些入了預備名單的文化大牌,更要珍惜愛護散落在民間的“小花小草”。“寧波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那么多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傳統工藝等等,這些都應該得到保護,以原有的狀態傳給后人,全民共享。”記者 葉蕾(原標題:寧波3項目入選世遺遺預備名單 均為捆綁申遺)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錢江晚報(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