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福建省文化廳聯合公布了福建省第一批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名錄,共有136處近現代建筑入列其中。這是建設部(現更名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4年下發《關于加強對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規劃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來,福建省第一次公布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名錄。
在此名錄中,除三明市外,福建省其他8個城市均有建筑入選。廈門市共有51處近現代建筑入選,數量居各城市之首,其中鼓浪嶼建筑就占30多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名單中的華鳳山莊(原美國領事館)、天主堂、三一堂、八卦樓、西林別墅等建筑,已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鼓浪嶼近代建筑”的10處建筑之中。其他城市中,莆田市入選22處,福州市19處,泉州市16處,龍巖市9處,漳州市8處,寧德市6處,南平市5處。
據了解,對已經確定的136處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原則上不得進行可能對建筑原有立面和風貌構成影響的建設活動。在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的建設控制范圍內,進行新建、擴建、改建工程的,須在高度、體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與歷史建筑相協調,不得影響歷史建筑的使用或者破壞歷史建筑的空間環境。改變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的使用功能,應注意保持建筑本身的風貌,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在保護范圍內和建設控制范圍內進行建設活動,都必須依據法定程序經規劃管理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進行。
根據《指導意見》),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筑是指從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50年代建設的、能夠反映城市發展歷史的、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原標題:福建首批優秀近現代建筑名錄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