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哀宗正大四年,你與家人一起,車馬勞頓,來到內鄉。此時金、元戰火不斷,元軍所向披靡,金兵節節敗退,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就是在這社會將要大變革時期,你身負皇命,任職內鄉縣令。
你體察民情,關愛民生,在《宿菊潭》詩中寫道:到官已三月,惠利無毫厘。汝鄉之單貧,寧為豪右欺……在《內鄉縣齋書事》中你寫道: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憂薰。催科無政堪書考,出粟何人與佐軍?饑鼠繞床如欲語,驚鳥啼月不堪聞。是啊,由于戰亂,縣令的主要任務就是逼老百姓繳稅繳費繳軍餉,而當年的內鄉群眾太苦太窮了,連縣衙里的老鼠都餓得吱吱叫……
所以,你重視農桑。每逢災害發生,親率百姓抗旱排澇,期盼來年好收成。你在《七絕·偶記內鄉》中寫道:桑條沾潤麥溝青,軋軋耕車鬧曉晴。老眼不隨花柳轉,一犁春事最關情。所以,你扶民渡難。春節前的一次私訪,見一農戶門上對聯寫著“是親戚是朋友助我過年,是冤家是對頭登門要錢”,橫批是“白進紅出”。屋內有一婦女啼哭,門外一男子持刀而立,經詢問,方知他們父母雙亡,債臺高筑,出此下策借以抗債。你頗為同情,遂贈白銀十兩,以濟生計。所以,你勞撫流亡。連年不斷的金元戰爭,使大批無家可歸的難民涌到內鄉,你傾全力接濟難民,開倉賑濟,并在內鄉定域劃界安排難民墾荒,建起新的家園,使內鄉社會秩序得以相對穩定。
我理解你的心曲。從歷史記載中知你在內鄉達五年之久,勤于政事,樂以助民。
你是金元之際最杰出的文學家,詩為金元之冠,歷代詩評家將你與宋代的蘇軾、陸游并舉。
我知道我聯想得太遠了,因為你身上迸發出的親民、愛民、憐民之情,因為你對祖國文化的強烈熱愛和對學術的熱誠追求,使我那樣地愛你、敬你、想你。
作者檔案:王國慶,南陽市作協會員。現就職于內鄉縣文廣新局。 □王國慶【原標題:在內鄉縣衙想你——元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