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的意義有多大?”面對記者的疑問,江雨佳坦言,公益的力量,有時體現在眾志成城、震撼人心的轟動效應中,有時體現在磨杵成針、滴水穿石的潛移默化里。關于后者,“只要影響一個人,就有意義”。
做公益的同時,江雨佳還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干部,是南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今年國家級獎學金獲得者。在輔導員閆濤眼中,她是“身體力行傳遞正能量的新時代大學生代表之一”。
除了贊譽,也有人對她的行為提出質疑,認為她的公益之舉,屬于另類和作秀。對此,江雨佳一笑了之,“作秀也要看動機,秀得問心無愧、有益社會,又有何妨”。
上期回聲
只有開始,沒有終點——
“這條路,我會堅持走下去”
作為學生,她的公益經費從何而來?在堅持公益和夢想的同時,她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心聲?10月8日,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對話江雨佳。
記者:除了愛,做公益還需要經費。作為學生,你的經費從何而來?
江雨佳:雖然父母很支持我做公益,但我所做公益的一切花費,均來自自己的稿費和獎學金。從2012年秋考入南陽師院至今,我在各類報刊和專業雜志發表文章43篇(幅),獲得稿酬1000多元,獲得各類獎學金2000多元。比如我這次到老區為老人照相花費的2275元,就來自于這些錢。
記者:你認為,做公益對一位大學生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么?
江雨佳:校園之內是學習,校園之外是責任。除了學業,我們還可以做更多。公益之于一個人,就是通過愛的力量,照亮自己的內心,溫暖他人的心靈。公益讓我收獲許多感動。這次公益拍攝結束時,老區的老人聽說我要走,有的送來煮熟的玉米棒,有的送來雞蛋。從他們的微笑中,我讀出了溫暖和感動。不以善小而不為。愛心不在多少,有愛,有溫暖,就足夠了。
記者:有人說,大學生公益是三分鐘熱度,你怎么看?
江雨佳:我剛踏上公益之路。這條路,只有開始,沒有終點。我相信,我會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因為,當一名愛的傳播者,讓我感到踏實和快樂!驹瓨祟}:江雨佳,用鏡頭定格老區爹娘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