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藍天上來回飛翔,航拍下無數美麗的自然風光,順著境頭往下看,碧波蕩漾、群山聳立、煙波浩淼、天水一色,這便是號稱亞洲最大人工淡水庫,小太平洋島---淅川縣。
到淅川游玩,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居住三十萬人的淅川縣城位于范蠡公園牛尾山下。美麗的灌河雙橋貫穿縣城東西,橋下有全國最大的縣級體育場。往上游觀七十公里,這里是著名的中州名鎮荊紫關。是聞名的一腳踏三省,有著名的清代一條街,法海寺、平浪宮、禹王宮、陜山會館。往下游丹江游玩可領略馬蹬鎮的八仙洞、丹江大觀圓。
丹江大觀圓中有飛江索橋、沿江走廊、人工瀑布、垂釣園,各種游艇,水上飛機、丹江魚宴等形成的林林總總多姿多彩的水上世界.。往下走是 香花鎮情人島,河面寬廣、風景優美,遇上好機會可觀賞藍天的天鵝飛翔。過江后十多里很快會步入倉房鎮香嚴寺。
寺院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積4200平方米,現存殿、堂、樓、閣及各種建筑141間。主體建筑有山門、韋馱殿、凝月軒、大雄寶殿、接客廳和藏經樓,藏經樓內有一塊10平方米的靈氣寶地,俗稱“消災寶地”。這塊方地無論怎樣挖動,都自動升平,并略高于地面。
相傳,唐宣宗在香嚴寺避難時,有一天夜里,突然蝗到“盜寇劫駕”的呼叫聲,他急忙翻身下床,從后門出逃,由于他慌不擇路,掉進了這塊深谷,盜寇聞聲追來時,只見這里濃霧彌漫,遮住了視線,眾僧趕到時,盜寇驚恐,四散潰逃。太監在這塊深谷里找到了宣宗,正想下去扶救時,這塊地殼忽然托著宣宗徐徐升起和地面相平,眾僧驚喜萬分,齊跪賀宣宗蒙寶地靈氣的庇護,才得以平安,宣宗當即燒香拜佛,并封此地為“靈氣寶地”。從此,凡來寺院燒香拜佛和游覽觀光的朋友,都要到寶地上駐足,閉目祈禱,愿萬事如意,四季發財。
自下而上分布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陪建東西客房、僧房和十王殿,并在東部另辟“靜修院”,一進五庭院,步步登高。整個建筑嚴謹對稱,規模宏偉,風格各異。山門為四柱嵌匾的石牌坊,面闊3間,上書“勅賜顯通禪寺”6個大字,門旁兩側各蹲立一只高大雄渾的圓雕石獅。韋馱殿為硬山式建筑,面闊5間,進深3間,走廊排列12根合抱大柱,雕梁畫棟,華麗中更顯得莊嚴肅穆。韋馱殿之后,便為凝月軒,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建筑,為達官貴人入大雄寶殿前的休憩之所。
大雄寶殿,為硬山式建筑,面闊五間,進深3間,兩山出檐,四周走廊環立26根大柱,高約7米;檀嵌、插筋均為濃筆重彩,鏤刻繪畫;斗拱出頭雕刻龍頭、龍尾,狀似盤龍;門扉全為填花透雕,每個瓣經精心設計,琢磨精細,紋理清晰,花葉相襯;殿內豎立8根“通天柱”,直托屋頂梁架,氣勢磅礴。尤其是大雄寶殿內滿繪神佛壁畫,總面積403平方米,均為明代作品,頗具文物價值。
東、西二墻的彩色壁畫,大小相同,分別長16.16米、高9.2米、面積10.28平方米,畫中人物姿態各異、形神兼備、構圖嚴謹,中為元始天尊,余為南、北、東、西四極太皇大帝。兩幅彩色壁畫是中原最大的彩色壁畫。其余法堂、藏經樓、客堂、僧房以及其他建筑,皆規模宏大,各有特色,雕鏤精細,別具一格。
整個寺院掩映在茂密的山林之中,翠竹、古樹和泉水環繞,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迷人。寺東竹林內豎立著兩座潔白的大理石塔,高15米,6角、7級,為雕琢精細的仿樓閣式建筑,與綠竹相襯,若天然圖畫。
寺院內外還分布有多處名勝奇景,諸如珍珠泉、雙石洞、龍泉、水簾洞、瀑布(又名“白布朝陽”)、花果山、一柏擔八榆、一柏一石一廟、一步三眼井、一步三道門等。1986年,香嚴寺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上還有著名的坐禪谷。這里有許多少男少女令人向往中的世外桃源。
坐禪谷精區集瀑布,石奇,潭深,泉涌,崖峭,洞幽與一體,融佛教文化,歷史文化,古寨文化和山水景區觀于一身,構成完整的風景體系。景區內,佛光瀑,蓮花瀑,瀑瀑飛瀉;千佛崖,面壁崖,崖崖峭力;凈心潭,無底潭,潭潭清幽;聚龍湖,紅果灣,湖灣醉人;各種水銹石姿態各異,擁有中原地區最大的水銹石群;有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宣揚的泉涌——龍王泉和唐宣宗赦封通天洞;獨有省內佛光瀑布彩虹奇景;隆冬季節,冰掛,白雪與紅色火果交相輝映,十分壯觀;更有龍王泉“云霧潤蒸”的奇觀。景區風光如畫,四季宜人,使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坐禪谷,遠遠的一尊笑面佛依山禪坐,因有佛而生靈,因有山而成谷,山遠而谷幽,寺老而谷靈。傳說這里是當年香嚴寺高僧坐禪修法之處。
朋友們,美麗的淅川風景,隨著移民的搬遷,舉世聞名的南水北調工程二零一四年完工,成千上億的中外游人會不宣而來的。請朋友們喝上這天然的優質礦泉水。 太美了,我愛你,淅川風光。(高翠萍 胡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