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氣候好,石榴長得不賴,這一個無籽石榴就能賣10多塊錢呢。”又到了石榴成熟的季節,9月10日上午,在衛東區東高皇街道上徐村村民田新國家的石榴園里,他正和老伴兒一起拿著剪刀摘石榴。滿園子又大又紅的石榴掛滿枝頭,格外喜人。
上徐村位于金牛山南麓,山多地少,山區面積就有8000余畝。該村黨支部書記郭戰廣說,金牛山曾是一座荒山,為帶領大家伙兒脫貧致富,村干部帶頭承包荒山種石榴,這一種就是20多年,如今上徐村200多戶都有石榴園,石榴種植已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
“原來石榴都是靠天收,石榴病蟲害嚴重,品質不好產量低,如今可不一樣了。”田新國說,近幾年來,村里成立了石榴協會專門指導村民發展石榴種植,請教授、找專家,統一進行病蟲害防治,石榴的品質也越來越高。
不僅如此,上徐村的石榴協會還引進了石榴新品種突尼斯軟籽石榴。在東高皇街道的支持下,請來專家指導農戶嘗試進行石榴品種改良嫁接。據該村石榴協會會長王亭介紹,突尼斯石榴市場需求量很大,一部分改良品種上市后供不應求。
田新國的12畝石榴園中有6畝通過改良嫁接,“搖身一變”成了無籽石榴,雖然產量稍遜于傳統硬籽石榴,但是賣價高,每斤(500克)能賣到10多元。僅去年一年,他家的石榴收益就達到5萬元。
“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村民們都要求進行改良新品種。”東高皇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龔飛說,近年來,該街道多方籌措資金,從鄭州等地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上門培訓,逐批推廣軟籽石榴嫁接種植,實現新品種改良3000畝。目前,全村石榴種植達6000畝,年產石榴3000多噸,果農年人均收入兩萬元以上。
“我還在石榴園里散養了一些雞、鵝,也能賣不少錢。”田新國在自家石榴園里散養的50只雞和40多只白鵝,每年都能有四五千元的收益,收入高了,日子也紅火了。
“我們這兒不僅石榴好,還是全國生態旅游優秀示范點。”郭戰廣說,在發展石榴種植的同時,村黨委充分利用金牛山石榴園的生態優勢和品牌優勢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區政府投資修建山區公路,建成石榴仙子廣場、金牛山山門和十二生肖等旅游景點,打造金牛山風景區,讓這里逐漸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