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沿革
玉器鑲嵌金屬起源于商周時期,到西漢末年,王莽篡政,脅迫姑母王正君娘娘交出傳國玉璽,王娘娘此時才看透了侄子王莽的丑惡嘴臉,非常氣憤,在萬般無奈之下,憤怒的將傳國玉璽摔于王莽面前,玉璽被摔掉了一個角,王莽慌忙拾起玉璽揣入懷中,掉頭而去,遂命人召來能工巧匠,用金子鑲嵌在玉璽一角修復完整。
東漢初年,劉秀在郟訪名將、尋賢士,部分金鑲玉工匠聞訊來到郟縣安家落戶。唐宋時期,郟縣是中國著名的鈞瓷、汝瓷出產地和商塢,很多瓷器在出窯后有部分瑕疵,郟縣金鑲玉工匠用金、銀、銅、錫設計出各種圖案鑲嵌在有瑕疵的地方,使之更加華麗高貴。
據李氏金鑲玉第八代傳承人李冰講述,先祖明初在郟從事金鑲玉加工工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已知第九代傳承人李宜霖,八代傳承人李冰、李建立,七代傳承人李相臣,六代傳承人李朝彥。
2、工藝流程
郟縣李氏金鑲玉,原料以五大名瓷、玻璃、紫砂,金、銀、銅、錫為主,工具以烙鐵、銼子、熔爐為主,經過雕刻、融化、鑲嵌、拋光等十幾道工序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