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平頂山

劉氏先祖善御龍之術 雌龍莫名死掉后逃走隱居

2014/4/21 9:47:20 點擊數: 【字體:

劉氏先祖善御龍之術 雌龍莫名死掉后逃走隱居

中華劉姓始祖苑內的累公像

  俗話說:張王李趙遍地劉。這句話,介紹了中國5個人口最多的姓氏。

  據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有8000多萬,其中7000多萬人生活在中國大陸,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顯示,劉姓是我國第四大姓,其人口數約占漢族總人口的5.4%。

  劉姓現狀

  源于河南魯山,遍布世界各地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西漢王朝,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結構。如今,中華民族的主體是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為漢語、漢字,這都與劉姓人的歷史貢獻密不可分。

  西漢建國伊始,原本人口不多的劉氏就開始逐漸繁盛,大多分布在中原地區;漢末三國之際,王室衰微,中原戰亂,劉氏為避“董卓之亂”和“軍閥混戰”,不斷向四方遷徙;魏晉南北朝時期,劉氏大舉南遷,劉裕在江南建立的劉宋王朝政局較為穩定,劉氏人口也迎來又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唐宋時期,劉氏就已經遍布大江南北,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劉氏的望族。從明末開始,閩、粵等地的劉氏陸續移居臺灣,如今劉姓成為臺灣地區的第八大姓,人口超過66萬;同時,也有不少劉氏子孫到海外謀生,其中以東南亞最多。

  如今,劉姓在中國大陸、港澳臺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不乏貢獻突出者。而海外的劉姓人以東南亞居多,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大多成為當地的楷模。

  劉姓圖騰

  劉的最初含義,是戰斧

  在今天,“劉”這個字在詞典里的釋義,除了作為姓使用之外,別無其他。

  其實,遠在五六千年前,“劉”字具有極其豐富而神奇的含義。《中華姓氏大辭典》的作者袁義達曾解釋,最原始的姓氏,往往源于原始部落的圖騰崇拜。而用作姓氏的漢字,也都有其最原始、最根本的字義。專家考證,“劉”的最初含義,是一種戰斧。

  中國人在談到人類文明起源時,喜歡用“混沌初開”來形容。而開天辟地的盤古,正是用一把巨斧劈開了這個混沌的世界。新石器時代,人們最常使用的工具不是刀,不是劍,而是斧頭。

  “劉”氏先民有了征服自然的力量,正是認識到它的威力,中華先民中的一部分人,便把“劉”當成了本氏族的圖騰。

  劉姓共祖

  劉累被尊為天下劉姓的共祖

  那么,見于記載的劉姓肇姓始祖是誰呢?

  在今天的河南省魯山縣境內,有一處山水相依、風光秀麗的昭平湖風景區。“一湖出平峽,萬源聚山川。”這句詩,描寫的便是昭平湖的美景。

  昭平湖的東岸,有一座“劉累陵園”,其墓主人劉累,被天下的劉姓人尊為共祖。據記載,劉累是帝堯陶唐氏的后裔,因為堯姓祁,所以劉氏又稱“祁姓劉氏”。河南魯山縣境內的堯山,便是因劉累在此祭拜祖先堯帝而得名。

  《左傳》、《世本》、《竹書紀年》、《史記·夏本紀》等古籍均記載,劉累生活在夏朝晚期,他出生時,兩手掌中各有一個特殊的紋飾,看上去分別是“劉”“累”二字。其家人認為這是上天的某種預兆,便把這個新生兒取名為“劉累”。不少存留至今的劉氏家譜中,也都有類似的記載。

  據記載,劉累為避禍,來到昭平湖畔隱居,并在這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安家,死后也葬在了這里。他生活過的地方,被劉姓后人當成祖根之地。

  4月4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昭平湖風景區,該景區負責人馮德頂介紹,每年的4月19日,都會有數千名劉姓后人來這里尋根,祭拜先祖劉累。

  劉累御龍

  養龍失敗,逃走隱居

  《竹書紀年》記載:帝孔甲七年,劉累遷于魯陽。魯陽,即現在的魯山縣。劉累為什么要遷居魯陽呢?

  原來,這與他從事的特殊職業——“御龍”有關。《左傳》、《國語》、《史記·夏本紀》等諸多古籍中,都記載了“劉累御龍”的故事。

  古人云:蟲莫知于龍。龍是動物之神,只有具備非凡能力的人才能征服它。當時祝融氏的后代豢龍氏,便是有名的“御龍世家”。據記載,劉累小時候跟著豢龍氏學習御龍之術,10歲時便掌握了“擾龍”的技能。

  當時夏朝的帝王是孔甲,他在位第三年,從黃河、漢水中各得到一對雌雄雙龍,便準備用這4條龍來為自己駕車。他派人尋找最擅長養龍的人,22歲的劉累毛遂自薦,主動請求承擔4條龍的馴養工作。起初,劉累把龍飼養得相當不錯,孔甲十分高興,賜他為“御龍氏”,并將豕韋(今河南滑縣)賜給他作為封邑。

  然而4年后,一條雌龍莫名死掉了。劉累干脆將龍肉煮熟,做成菜肴送給孔甲。龍肉鮮美,孔甲吃上了癮,不斷派使者向劉累索肉。劉累害怕事情敗露,便帶著家人逃離夏都,來到魯陽昭平湖畔隱居,躲過了家族滅亡的命運。

  七姓同源

  唐、杜、士、隨、范、司空

  與劉同源

  浙江財經學院副教授、《中華姓氏通史·劉姓》一書作者劉佑平認為,關于劉姓,還有一種“唐、杜、士、隨、范、司空與劉共源”的說法。

  商朝中期,商王武丁中興,消滅了彭姓豕韋國,將劉氏族人封為豕韋氏。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伐紂滅商,大肆追封三皇五帝后人,作為帝堯陶唐氏后裔的豕韋氏,被分封到陶唐氏的舊地唐(今山西冀城西),這支豕韋氏演變成了唐氏,是今天唐姓人的祖先。

  過了幾十年,周成王覺得唐氏與殷商后裔來往過密,將唐氏遷到了杜城(今陜西長安縣附近),并改封為杜氏。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杜國滅亡,其后人以國為氏,成為現在的杜姓。 記者 姬中貴 文/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4-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