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三門峽

函谷關之旅

2013/10/29 9:27:51 點擊數: 【字體:

 

    周末,在朋友建議下,我風塵仆仆來到了河南省靈寶市的中國名關:函谷關。 函谷關位于靈寶市區以北!3公里處,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它東臨絕澗,西接蘅嶺,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它是連接洛陽與西安殽函古道的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在這里曾經發生過200多次有歷史影響的戰爭,其中有:六國合縱攻秦,秦昭王獻三城,劉邦守關拒項羽唐軍與安祿山的桃林之戰……`等等!圍繞這座名關演繹出來的"紫氣東來,雞鳴狗盜,公孫白馬,玄宗改元的歷史典故,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函谷關還是我國先秦時候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道教創始人老子曾經著述<道德經>有沒有可以!因此而成為中國道教文化的發祥地! 一到函谷關游覽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道家之源"幾個金燦燦的大字。

  上完臺階,一塊巨大的石碑迎面而來,上面栩栩如生地刻著2只鳳非鳳,鶴非鶴的大鳥,導游說這叫"朱雀迎門"哦!沿著綠茵小道左行,耳邊傳了一陣陣仙樂,原來是老子紀念館到了!導游者著墻上的圖像,為我們講解"紫氣東來"的典故:當年某天,函谷關守城關令"尹喜"在觀氣樓上突然發現了東邊升起一團紫氣,就對旁人說,必定有貴人來!果然,不出3天,老子騎著一匹青牛緩緩而來,住進了太初宮,在那塊靈石上洋洋灑灑寫出了5000言的<道德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治大國如烹小鮮"等名言都出自道德經!人們紛紛傳言老子(李耳)就是太白金星的化身!我走在游客的最后面,貪婪地把靈石(老子的書桌)摸了個遍。因為此石是被白英線劃成九層,有"靈是高就"的意思!傳說把靈石從上到下摸,你會步步高升;從左到右摸,你會團團圓圓;摸最頂上,你就平平安安……

  從觀紫樓到太初宮,一路看到的老子都是道骨仙風,安祥地掛著持續了2500多年的微笑。我不禁暗自得意,心里想到,我說不定就是老子的n代傳人呢!因為我也姓李呀~嘿嘿~! 隨后觀看了三清殿,三皇殿。知道了三皇就是天皇(伏羲青帝),地皇(神龍炎帝),人皇(軒轅皇帝),也叫三祖!走進一個弧洞,站在靈符面前,才知道它原來是在唐玄宗時期,李隆基聽了大臣田同秀的奏折,派人去桃林縣挖掘出了一個寫著"桑"字的靈符!古代的桑字是由4個十,一個八組成,似乎在預示唐玄宗在位會有48年!李隆基大喜,下令大力發展種植業,并將年號改為天寶,把桃林縣改為靈寶縣!這就是著名的"玄宗改元"了! 走過碑林,穿過煉丹樓,繞過雞鳴臺,我們沿著千年的臺階,來到了雄偉壯觀的函谷關大樓前。看了古箭庫,觀了函谷夾鋪,站在沉寂的函關古道上,想象著當年一夫擋關萬夫莫克的情形,那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呀!古道西取長安,東到洛陽,全長!5華里,由雨水自然沖成,人們常常用"鎖"字來形容函谷關的險要!"鐵函關土潼關,一馬平川到長安"這個流傳多年的歌謠就是說明了只要軍隊攻破了函谷關,那么潼關就不堪一擊了,大隊人馬直奔長安,戰爭一定會勝利哦~曾經寬900米的護城河(澗河)如今已失去了蹤跡,只能留給后人們去遐想了……

  黃土飛揚,風沙彌漫,太陽就要下山了,再次回望這天下第一軍事要隘,我邊走邊想:再過幾年,我還要來!來看看歷經了更多風沙雨雪的這片古戰場與道教圣地集于一體的風水寶地。是否依然雄偉壯觀,或是更加讓人流連忘返……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旅游聯盟 2007-12-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