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自亮(1929生) 夏邑縣馬頭鄉魏莊人,初中文化程度。1953年參加工作,歷任區文化站站長,縣文化館館長,曾兩次參加河南省文化藝術工作表先會和全國文化系統“雙先會”,被文化部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現任永城縣文化館黨支部書記,兼任永城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永城縣曲藝工作者協會主席。在任文化館館長期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被曲藝藝人譽為“我們的貼心人”。1959年至1964年間,藝人生活困頓,他向縣政府申報,批準23名藝人吃本縣的“自籌糧”;向縣工會申報成立了永城縣曲藝界工會;籌建了永城縣青年曲藝隊。及時發放救濟款三百余元,基本上解決了藝人因天災人禍造成的困難。熱愛曲藝工作,常與藝人談心交朋友。1968年冬,老藝人馮子祥赴太康縣行藝時患病,不幸于1969年1月病故,因家中困難只好就地安葬。1972年,他正在“文化大革命”中挨整受批,仍動員馮子祥的生前好友和徒弟沿途演唱攢錢和集資,終于把其遺骨遷回永城,葬于原籍馮莊。他尊重老藝人,愛護中年藝人,又特別關注青年藝人政治思想的進步和演出水平的提高。1977年,業余作者王文賢要把長篇小說《桐柏英雄》改編成曲藝唱本,他把作者請到文化館,還為作者出主意、想點子,幫助修改,并挑選兩名墜子新秀在全縣曲藝藝人大會上演唱,獲得支持,隨即將該書目油印下發,廣為演唱。聽說大鼓藝人劉福昌有一部自編的《中興紅袍》別致新穎,遂派員到其家中,經兩個月的口述,記錄整理出30余萬字的稿子,現存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