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法家很多,書法作品更多,而真正能夠流傳于世,廣受贊譽的卻實屬鳳毛麟角,萬中無一。而書法家之所以能稱為“家”,絕非一時之功,沒有年深日久刻苦的磨煉,難以自筆下渲染出深厚的功底與行云流水的寫意。書圣王羲之尚且如此,余者又何足道! 未見范傳福先生前,已先自網上瀏覽到他的作品,只覺喜歡,卻非方家,不敢多做評論。有幸約訪到范先生,于鄭州一處工作室,室中多擺放范先生從事室內設計的許多作品圖樣及書畫作品,以及佛龕茶具等,環境清雅整潔,佛煙裊裊,靜室生香。記者與范傳福先生對坐侃侃而談,范先生雙目靈動,言談自如,于書法藝術及古典文化及至佛道經典均有深刻見解。
文正后嗣書畫雙絕
范傳福先生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第二十七世孫,與當代畫壇巨匠范曾大師同屬范仲淹次子北宋布衣宰相范純仁后嗣。自幼隨軍人父親居于北京,當時部隊大院多有習書法之風,8歲時父親要求他每天練習毛筆字,臨摹多家名帖,久之慢慢培養起對書法的興趣與每晚必練書法的習慣,迄今不斷。他不但是一位書家,還是一位建筑裝飾設計方面專家。在從事多年的設計中獲過多次大獎.但從沒放棄對書法的追求。
范傳福獲得過設計方面諸多的榮譽,但這些榮譽對他而言,遠不及自幼一直追尋的夢想,他更想要做的是一個純粹的書法家。把中國這個獨有的、最古老的傳統文化發掦并傳承下去,而多年來修習書法勤練不輟,梅花香自苦寒來,憑借深厚的功底穎2005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吸納為正式成員。 09年,范傳福通過范氏族譜修訂的機緣第一次見到了已在法國定居的范曾。對這位早已譽滿海內外的國畫大師,范傳福向來無限敬仰,卻從不知他們本是同根生,溯本尋源,宗族排行中范傳福還高范曾兩個輩份。范傳福雖然也經常練習繪畫,但他學的是油畫專業,自知不能與范曾大師并論。而范曾看過范傳福手書小楷《岳陽樓記》及其它作品后,也贊不絕口,給予極高的評價。
經典與書法藝術
先祖范仲淹的傳世名篇《岳陽樓記》是范傳福經常書寫的經典名作,范文正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以及嚴謹純善儉樸的“文正家風”一直深刻影響著范氏后人。范傳福言及家祖,欽敬之情由心及表,范傳福先生信仰佛教,他坦言信佛非形式,非迷信,而是心中尊佛。佛教點化人心向善,而善應從點滴起而止至善,不一定是捐贈出很多錢,哪怕與人微笑也是一種善行。多年來范傳福曾多次書寫眾家經典,其中以佛家《金剛經》、道家《道德經》以及《孝經》為最。他所書寫的小楷筆法典雅清幽,觀之忘俗。范傳福喜歡在書寫經書的過程中慢慢領悟其中的蘊含。尼采評《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入汲桶,唾手可得。黑格爾將老子學說看作是真正的哲學。范傳福認為,《道德經》能讓人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解讀出事和萬物的聯系。而《金剛經》則引人至善。無論《道德經》、《金剛經》、《孝經》三者皆有其相通之處,都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無論佛、道、儒,五千年文化積淀下來最傳統的美德就包括了與人為善,種善因,得善果,心中安樂。就如老子所言“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書法是嚴肅藝術
北大劉鴻雁教授評價范傳福書法作品時說,書家若無童子功(即基本功),藝術生命將不會長。關于書法基本功,最常見的說法緣自古人云:欲學草書,先通楷書。總結而論,書法的基本功應該是書法家駕馭筆法、墨法、章法技巧水準的綜合的能力。范傳福認為,練習書法,首先應該充分尊重中國的文化瑰寶,那就是我們的漢文字。一些人覺得基本功楷書學起來很麻煩,因為楷書一筆一劃均要求很方正、到位,練習時必得心靜、自我克制。范傳福與許多真正醉心于書法藝術道路的嚴謹學者持同樣意見,書法本是嚴肅藝術,書以載道,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修習書法其實也是書法家個人修心養性的過程。然而現在的書法行業里早已是怪象叢生,很多與書法無道之名人名家紛紛步書法行列,許多企業家、知名演員想方設法沾染文化氣息,他們用名氣、金錢便可以輕易敲開這扇原本嚴謹的藝術大門,甚至輕而易舉地高價售賣出他們所謂的“藝術作品”。傳統藝術與當代生活的矛盾,在這個全球化時代越來越凸顯出來,我們早就失去了傳統文化所依附、所賴以生存發展的土壤了,像書法藝術,本是建立在 以毛筆、墨汁、宣紙為主要書寫工具的時代基礎上的,但在大多數人因每天使用電腦打字而致使往往提筆忘字的現代社會中,我們還能指望有多少人具備書法藝術鑒 賞的素養和能力?那么,有那么一幫人在幫助一些所謂的名家“名作”吶喊助威也就見怪不怪了。 范傳福笑言:古時稱書畫名人,現代稱名人書畫,詞語前后置換后意義便全然不同。近年來頗有些傳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便是關于名人書畫。一是趙本山抽空揮毫的“龍騰鳳舞”四個大字拍賣出92萬元天價,讓人汗顏的是其中還有錯字;一是倪萍畫作拍出118萬天價;以及張鐵林、唐國強之類的影視明星紛紛走上了賣字之路。他們的書法作品售價絲毫不弱于真正的書法家,甚至遠高于真正的藝術作品。某次收藏界排行榜評選中,唐國強當選為“中國十大書法家”,質疑聲中,唐國強也不得不親自出面表態承認自己并非專業書法家。言及此怪現象,范傳福認為,明星書畫和真正的書畫藝術距離相差甚遠,這種炒作對書法繪畫這種嚴肅藝術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即便明星賣字賣畫是為了給公益慈善事業作捐贈,從公益慈善角度講是件好事,然而大部分明星都沒有系統研習過書法藝術的技法,更沒有用心也沒有時間臨摹過古人法帖,從其拍賣的書法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上說不能說一文不值,卻有待界定。
書藝人生
采訪后第二天,記者邀請范傳福先生蒞臨《報道中國》雜志社,范先生當眾潑墨揮毫寫下了一幅幅字,一氣呵成,其間運用了多種熟練的筆法。時夸張,時變異,一字之中,或緊或疏,技巧運用自如,毫無雕鑿之意,有如風行雨散,潤筆開花,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韻味。他的草書取法張顛醉素,如錐畫沙一瀉千里,似閃電驚雷震撼人心。其行書奔放飄逸,雄渾豪邁。其結體錯落有致,生機盎然,性靈必現,挾性裹意,心意連綿,執筆猶如彈奏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給觀者帶來華美的視覺效果其榜書線勢流暢爽利,結體呼應自如,行氣內斂外放,墨色濃潤和諧,體勢恢宏,行朗曠達。范傳福先生這樣評述自己:悟古賢人之教誨,集古大家之風骨,成書家之大器,尊先人之誠教,施今日之小成,借傳統文化之源,就書法藝術之勢,展傳統文化之才華,交天下之摯友。對他來說,雖然目前還在做著裝飾設計,但已決定從今年起,逐步轉型。
為以書法創作為主,設計為輔的工作生活方式,將書藝人生進行到底。多年來,已書小楷長卷40米(《道德經》、《金剛經》、《孝經》三經合一),并有多部小楷長卷。除此之外,范傳福還積極參與公益慈善活動。2007年他向新疆阿勒泰地區捐贈多幅作品,用于學校校舍建設,并多次參加作品義賣活動。2010年5月,向青海玉樹捐贈多幅書法作品。2011年7月,向“愛我中華—關愛孤寡老人愛心活動”捐贈多幅書畫作品。其中小楷作品《孝經》被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志愿者服務基金會評為優秀作品,并被永久性收藏。作品被《新中國美術家大典》收編。其它多體作品也多次參展及獲獎并被多家院館收藏。【原標題:上 善 若 水 ——訪范仲淹后嗣書法家范傳福】
范傳福書畫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