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波(1914-1987),河南禹州人,早期曲劇演員。李金波從小聰慧好學,酷愛戲曲,八九歲就在家鄉演過“越調”。后向關應超、朱有、徐文彬、陳萬順等人求教,經過勤學苦練,加上自己有一副好嗓子,19歲登臺演出《壓塔》(扮演白素貞,是在《祭塔》前面的另一折戲),就轟動了四鄉。李金波登上曲劇舞臺,正置曲劇處于發展時期。他的舞臺藝術活動,豐富了早期曲劇藝術史的內容。李金波曾先后和陳萬順、劉喜、任俊杰等人搭班,組織劇社,并被推選為領導人,帶領大家到各地演戲,為發展曲劇藝術不辭辛勞。1943年,他與白永玲等組建“抗建劇社”自編自演宣傳抗日劇目《長臺關》。他解放前在開封就是掛頭牌的主演,李金波所在的戲班叫開封新生曲劇社,后來和李玉林領班的曲劇社合并,組建起開封曲劇團。沒有多久他來到鄭州曲劇團,繼而到河南省曲劇團,曾和河南“曲劇皇后”張新芳(原在開封,1960年調入鄭州)及曲劇名角王秀玲等同臺演出,都曾受過他的教益。他的唱腔端正清雅,音質純凈,真假聲結合得當,吐字清晰,行腔委婉流暢,注重閃板,善用鼻音,風格鮮明。代表作品有《壓塔》、《祭塔》、《祭江》、《丁郎認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