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十一屆“網上看河南”采風團走進陜縣天井窯院旅游度假村,參觀了地坑院的獨特建筑方式,欣賞了當地居民的精湛剪紙藝術,并觀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豫西婚禮表演。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這是陜縣地坑院的真實寫照。地坑院又稱天井窯院,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世界上獨有的建筑方式,它的構造十分巧妙,是在平整的黃土地面上挖一個6、7米的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窯洞。據了解,這種窯洞冬暖夏涼,居住十分舒服。
記者參觀天井窯院時看到兩位正埋頭認真剪紙的老人,據老人自我介紹,他今年已經75歲,從十來歲時就學會了剪紙,至今已經有近60年的剪紙經驗,剪紙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位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這位剪紙老人姓焦,焦師傅和他的老伴當年就是因為剪紙相識相知,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
記者看到,該地的剪紙和其他地方的不同,在這里黑色剪紙是特色之作。經考證,這和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在5000多年前的夏朝,陜縣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那時候這里的人們都崇尚喜歡黑色,以黑色為高貴、莊重之色。所有重大活動和節日里,當地人們都會制作包括剪紙在內的一切黑色飾品來裝扮氣氛。在春節和結婚等喜慶場合,黑色剪紙被大量使用,這和全國其他地方喜慶場合忌諱黑色,形成鮮明對比,十分罕見。
記者采訪了解到,過去,剪紙只是當地居民一種自娛自樂的方式,如今,剪紙作品被做成工藝品推向市場,剪紙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產業。據了解,陜縣南溝村2400余人中有360余人從事剪紙藝術,該村一年的剪紙收入已經超過百萬元。
欣賞完黑色剪紙藝術,記者一行還觀看了一場地道的豫西婚禮表演。男騎馬,女坐轎,儀仗隊最前邊是打麻傘的;接著是打旗的;之后是打燈籠的,打牌子的,敲銅鑼的,獨具特色的婚俗表演讓采風團的記者們大飽眼福。【原標題:“網上看河南”走進陜縣天井窯院:黑色剪紙獨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