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繼承傳統揚國粹 吟詩賦詞唱永城

2013/3/16 9:54:11 點擊數: 【字體:

    詩詞是語言藝術的精華,是中華文學皇冠上的明珠,是有識之士心靈追求的最高藝術形式。中華大地是詩的淵藪,而永城歷史的長河始終流淌著詩的清泉,薈萃著無 數美麗的詩篇。“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漢高祖劉邦一曲《大風歌》唱響千古,至今令人心神激蕩。詩仙李白、詩圣杜甫都在 永城吟出了千古不朽的名句,歷代詩家詞人高適、梅堯臣、賀鑄、祝枝山……,都在永城留下了華美的詩篇,歷久恒新,意蘊無窮。
   
    歷史的腳步走到了今天,永城人民對詩詞的熱愛絲毫不亞當年。“繼承傳統揚國粹,吟詩賦詞促文明”已成為永城人民的共識。中華傳統的詩詞藝術,在永城這 塊古老的大地上正薪火相傳。創建“中華詩詞之鄉”是當代永城人的夢想。2012年7月9日,這個夢想終于實現——中華詩詞學會決定授予永城市“中華詩詞之 鄉”的稱號。9月15日,“中華詩詞之鄉”授牌儀式暨“中華詩詞學會·永城金秋筆會”在永城隆重舉行。對永城每一位愛好詩詞的人來說,這是他們在詩詞的世 界里默默耕耘的最好回報,是對他們在追求詩詞創作的道路上最大的鼓勵。
 
    詩海揚帆競風流
   
    近十多年來,永城詩詞創作承千秋古韻,呈蓬勃之勢。1996年老年詩詞研究會成立,2004年詩詞學會成立,2008年榮獲“河南省詩詞之鄉”稱 號,2010年詩歌學會成立,并于當年籌備創建“中華詩詞之鄉”。創建開始以來,永城市詩詞隊伍迅速擴大,市直機關單位、鄉鎮、學校、企業,紛紛成立詩詞 組織,截至今年5月,各級詩詞組織已達62個,擁有會員多達3000余人。其中,中華詩詞學會會員70人,省級會員100多人。各種詩詞活動多姿多彩,詩 詞進機關、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景區、進家庭的“六進”活動如火如荼;詩詞大賽、采風活動、朗誦會、吟唱會、文藝表演等活動形式多樣;出版《永城詩 詞》21期,《吟壇百家》、《芒碭吟》、《永城旅游名勝新詠》、《永城詩詞選粹》等八部詩詞選集以及個人詩集73部,充分體現了永城詩界的風采和永城詩人 的活躍。
   
    演集鎮時莊村馬德運、馬德民、馬德俊三兄弟潛心詩詞研究,博學眾長,創作了大量詩詞,三兄弟聯袂出版了詩集《三駿詩詞選》,而且馬家年輕后輩也都鐘愛 詩詞創作,2011年市詩詞兩會聯合命名馬家為“詩詞之家”。出租車司機豆保林開車間隙寫詩誦詩,將所寫的詩掛在車中,請乘客修改;70多歲的農民張連 生,自費出詩集《鄉土人生》;演集鎮98歲的傅道遠老人至今仍筆耕不輟……愛詩寫詩誦詩已成為永城不可或缺的文化現象。
 
    詩花爛漫向陽開
   
    這一切都得益于永城市委、市政府堅持“文化強市”戰略,大力促進永城市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得益于永城市委宣傳部、文聯、各文學藝術團體以及全 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堅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原則,以昂揚的激情、生動 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謳歌時代主旋律,開展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文化活動,創作出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培育了一大批文藝 新人,為建設集聚帶動作用強的中心城市和富裕、文明、平安、生態、幸福新永城提供了有力的文化保證。
   
    詩詞是一項重要的文學藝術表現形式,對于凈化心靈、陶冶情操、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傳承文明、教化啟蒙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永城市成功創建“中華詩 詞之鄉”,展現出永城的文化魅力,提升了永城的文化軟實力。此前,永城已擁有“漢興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態之市”和“中國長壽之鄉”等五張名片, 而永城市又同時是全國百強縣(市)和省直管試點縣(市)之一。在當下中原經濟區建設和商丘市建設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市的大環境、大趨勢之下,永城 市緊抓發展先機,積極迎接各種挑戰,進一步推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以文化的發展繁榮,推動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精神的培育需要文藝的熏陶。永城市牢固樹立“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的觀念,謹遵“敬畏文化、學習文 化、振興文化、服務文化”的要求,充分發揮文藝反映時代生活、團結鼓舞人民、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豐富文化活動,推進文藝創作,夯實文藝隊伍,為市 委、市政府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奮斗目標,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中華詩詞之鄉”的成功創建進一步提升了永城市 的知名度、美譽度,增強了對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豐富了城市的文化底蘊,塑造了城市獨有的氣質,這已經說明了永城市委、市政府致力文化事業建設的正確性。
   
    相信,永城市在今后的發展中一定會對全省的詩詞事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促進河南邁向詩詞強省、文化強省,在全國的文化事業中引領風騷。
 
    詩鄉永城展輝煌
   
    詩令群賢添雅興,碧水青山皆豪情。滔滔沱水,孕育了年輕而古樸的永城大地;泱泱文化,滋養著勤勞而智慧的永城兒女。喜看今日永城,詩風蔚然,人們在潛 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從中陶冶了性情,凈化了心靈;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干部作風大有改善。
   
    這是一塊美麗而神奇的土地,是一座詩韻流淌的城市。這里的一山一水,都蘊含著詩的旋律;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著詩的情韻。她,是產生詩的沃土,是孕育詩人的福地。從總角稚兒到耄耋老人,從大街小巷到鄉村田野,到處是詩聲朗朗,到處是詩花開放。中華詩詞,正以她獨特的藝術魅力,為永城的精神文明建設, 為構建富有詩意的和諧永城而顯示出她的非凡作用。(原標題:繼承傳統揚國粹 吟詩賦詞唱永城)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永城信息港 原文時間:2012-09-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