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盤古精神 保護文化遺產
2013/3/19 10:43:0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盤古傳說作為古老東方的創世神話,蘊含著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宏大膽識,蘊含著戰天斗 地、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蘊含著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先哲思想,蘊含著以人為本、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念,體現著華夏先民對宇宙由來的深深思考和對人類起源的 孜孜探究。因此,閃耀著璀璨光芒,散發著恒久魅力。
----《周易》有言:“觀乎人文,以 化成天下。”綿延不絕、薪火相傳的傳統文化,體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和強勁的凝聚力,是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血緣紐帶,是中華民族昌盛不衰的有力支撐,是中華民 族屹立世界的堅固基石,更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神話傳說是中華文化的濫觴源頭,是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亟待保護的文化遺產。在數千年的農 耕社會,神話傳說以其所蘊藏的文化因子和心理密碼,為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著無盡的營養和有益的啟迪,并以其密集的信息承載、濃烈的感情色彩滋養著生生不息 的古老民族。
-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加速推 進,隨著西方價值觀的大肆入侵,于是唯利是圖、金錢至上的丑惡現象比比皆是,輕利重義、崇尚道德的傳統文化受到極大沖擊。腐朽墮落的西方價值觀,如同罌粟 鴉片一樣侵蝕著華夏民族的純凈靈魂和健康體魄,最嚴重的憂慮在于某些人對本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彪炳史冊、恩蔭后世的搶救文化遺產和傳 承精神財富,因為不能創造金錢鈔票,無法攫取商業利潤,竟然被斥責為勞民傷財的無益之舉。
----亂世用刀兵,盛世修文史。現代 政府的服務職能,造就了文化傳承的角色。具有文化自覺的現代政府,就要擔負起文化傳承的光榮使命,搶救文化遺產,挖掘文化資源,實現經濟發展與文化挖掘的 良性互動。片面強調經濟增長的唯GDP論已經成為過去,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正在獲得廣泛認同。經濟和文化是國家建設的左右兩翼,經濟貴在創新,文 化貴在傳承。干涸枯萎的文化沙漠上,不可能建起持久繁華的經濟強國。
----周鑒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2005年12月,經過實地考察和學術論證,源于河南泌陽的盤古神話正式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項目。同時,中國文化藝術界聯 合會和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鄭重確定河南泌陽為“中國盤古圣地”。盤古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研究,由此步入嶄新的階段。為了更好地傳承盤古精神,搶救文化遺 產,當地政府把對盤古山的保護和對盤古文化的研究列入政府工作計劃,及時把盤古山確立為縣級風景名勝區。多方募集資金,建成盤古山北側的拜祖廣場,精致典 雅,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按照挖掘保護和開發建設并舉的原則,對盤古山和盤古神話故事進行深入研究,搜集整理出一系列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盤 古山故事》、《中國民謠諺語集成.盤古山卷》、《中國民間故事.盤古山卷》、《泌陽民俗.盤古文化專題》、《三月三.盤古山》等圖書。
----世界上沒有入口見效的靈丹妙藥,精神文明建設也不可能立竿見影。豐富的盤古文化資源還有待進一步整合,盤古神話傳說的域名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是,我們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終將會讓泌陽大地展現出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的和諧局面。(王平福)(原標題:傳承盤古精神 保護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駐馬店日報 原文時間:20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