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5000多米長龍4日完工,開始陸續向本屆花會開幕式所在地——新區體育中心廣場運送。眼下,龍頭和兩千多米龍身已到位。
“對于我們做龍者來說,能夠參與世界第一長龍的制作,并擔任技術總監理,無疑是最大的光榮。”4日下午,在國花園巨龍制作基地,全面負責花會巨龍技術工作的陳付濤開門見山地告訴記者。
陳付濤是許昌市許昌縣陵井鄉霍家村人。該村自古就有制龍、舞龍的傳統,加之陳付濤一家三代都靠做龍謀生,陳付濤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做龍的好本事。30多年來,經他之手制作的龍大大小小共有3000多條,銷往全國各地。
但陳付濤做的龍多為民間耍弄之用,最長的一條也不過長約150米,他怎么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負責一條長達5056米的世界上最長的巨龍的制作。
接到任務,既興奮又擔心
1992年,陳付濤來到洛陽,在老城開了一家劇裝樂器行,從事戲服出租、道具制作和做龍工作。也是從那一年開始,每年花會期間,陳付濤都會為花會制作一些道具或龍,去年牡丹花會,陳付濤還為花會辦制作了兩條長為66米的氣球龍。
今年2月19日,陳付濤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在今年花會慶典上,洛陽將舉辦一項名為“龍騰中華舞河洛·萬人舞龍”的大型活動,屆時,將有一條長達5056米的巨龍出現在世人面前,陳付濤的任務就是要制作出這樣一條巨龍來。
接到這項光榮而又艱巨的使命后,陳付濤既興奮,又擔心。陳付濤興奮的是,對于一名做龍者而言,能夠親手做出一條長達5056多米的世界第一巨龍,無疑是一無上的榮譽;陳付濤擔心的是,這條巨龍在制作方面是不容許出現任何閃失的,自己真的能完成任務嗎?
擔心歸擔心,陳付濤還是毅然接受任務,緊張地忙碌起來。
巨龍“出世”,他攻克三道難關
巨龍的制作確實是件十分浩大且萬分繁瑣的工程。繪制完圖紙,把材料全部備齊后,已經3月2日了,留給陳付濤的時間只有30來天了。此時,擺在陳付濤面前的還有不少困難等待著他去克服。
第一個問題是哪里能找到眾多熟練的做龍工匠。好在陳付濤的老家許昌市許昌縣陵井鄉霍家村素有做龍的傳統,家家戶戶都會做,陳付濤干脆把做龍的前期工作全部轉移到霍家村,消息傳到該村后,全村上下特別振奮,為了圓滿完成任務,在村委會主持下,全村動員,凡是技術好的一齊上陣,終于如期完成了做龍的基礎工作。
第二個困難是巨龍的龍頭。5000多米的巨龍,龍頭的體積自然會非常龐大,按照圖紙的要求,巨龍龍頭長4.1米,直徑1.2米,龍頭長達107米。要想讓這么大的龍頭既結實、又輕靈,確實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經過陳付濤他們反復琢磨,終于通過利用加密竹圈、減少鋼架結構等手段解決了這一難題,使做出來的龍頭既穩重威武,又輕盈靈便。
第三個困難是巨龍各關口的連接問題。5000多米的巨龍,連龍頭,共有102段組成,這102段的連接問題,是件困難的事,如果連接得過于僵硬,巨龍舞動起來就會有失靈活;如果連接得過于松散,巨龍就有可能在舞動的時候變形或者脫節。到最后,他們終于通過用鐵絲、繩子和竹圈的巧妙制衡和銜接,解決了這一難題。
“巨龍做后,再做龍對我來說都沒有什么挑戰性了,不中我就要考慮改行了。”陳付濤幽默地對記者說。(見習記者 張貴坊 實習生 胡燁曄/文 記者 潘郁/圖)(原標題:盡平生所學制第一長龍 陳付濤笑言完成任務就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