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寶根:鄢陵花木產業發展呈現“五化”
2013/12/16 9:43:2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鄢陵花木栽培歷史悠久,素有花都、花縣之美稱,享有“鄢陵臘梅冠天下”之盛譽,唐朝已經有有關大面積的花木栽培,宋代鄢陵已成為皇家的御花園,明清時期鄢陵臘梅作為貢品獻給皇室貴族。
中國園林網4月17日消息:據農博網報道,鄢陵花木栽培歷史悠久,素有花都、花縣之美稱,享有“鄢陵臘梅冠天下”之盛譽,唐朝已經有有關大面積的花木栽培,宋代鄢陵已成為皇家的御花園,明清時期鄢陵臘梅作為貢品獻給皇室貴族。鄢陵地處亞熱帶和北溫帶的過渡區,光照充足,是南花北移、北花南遷的天然訓化基地,鄢陵培育后的苗木在我國陜北地區成活率較高,價值廣大,花農有熟練的栽培技術,造就了鄢陵花木產業的傳統優勢、區位優勢、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改革開放以來,鄢陵花木產業在經歷恢復發展時期、穩步發展時期、引導發展時期、快速發展時期之后,目前已進入了又好又快的現代化發展時期,成為我國最大的花木生產銷售集散地,先后被中國花協、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花木之鄉,全國花卉生產示范基地、全國重點花卉市場,被國家林協命名為“中國臘梅之鄉”,國家主要領導先后蒞臨鄢陵視察,對鄢陵發展花木的做法和成績給予充分肯定。
通過近年來的發展,花木產業已成為鄢陵的優勢主導產業,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一是種植規模化。目前全縣花木面積發展到52.4萬畝,形成了綠化苗木、盆景盆花、鮮花切花、草皮草毯四大系列,有2300多個品種,年產值24.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9%,花木主產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600元,被譽為“中國花木第一縣”,許多來鄢陵視察的領導和觀光的游客都稱這里是宜居的地方。
二是產品標準化。主要花木產品從育苗、種植到采收、包裝、儲藏、運輸以及生產資料的應用等環節積極推行標準化,有效提高了花木品質。
三是運作企業化。著力打破分散種植、無需經營的局面,引導農戶完成一定的原始積累后加大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投入,組建花木企業,提高市場應變能力,并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引進一大批花木企業。目前,全縣擁有各級各類花木企業649家,其中38家具有國家園林綠化工程資質。
四是經營集約化。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推進土地經營權規模流轉,吸引大型花木公司進入,轉變花木產業發展方式,杜絕放手經營、無序競爭現象,將數量、質量、效益有機結合,實現土地增效、農民增收、企業受益。同時,為實現土地受益的最大化,積極推行一體化的中原模式,如新地苗木科技有限公司、龍源世紀花木園等企業采取一體化的模式,形成生態循環經濟。
五是產業延伸化。花木業的蓬勃發展不僅帶動了交通運輸和餐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極大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生態觀光和旅游業的發展。目前以花木為背景,目前鄢陵縣花都溫泉度假區成為全省最大的露天度假區,并開通了農家樂休閑游等一系列休閑旅游項目,來鄢陵的游客數量逐年攀升。(原標題:袁寶根:鄢陵花木產業發展呈現“五化”)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農博網 時間:200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