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五福臨門究竟指哪五種福氣

2015/12/14 10:31:45 點擊數: 【字體:


    過年貼“福”字,是民俗,民俗學家就有了解釋“福”字的義務和機會,因為許多人不懂為什么貼、怎么貼。新華社的一條消息:當代某民俗學家解釋“福”的文化含義,將傳統的“五福”省掉一“福”,并且說:“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俗專家還說:在今天,“福”的含義又有了新的拓展和升華,一心為公是福,樂于助人是福,團結友愛是福,鄰里友好是福,尊老愛幼是福,夫妻和睦是福,寬容是福、“吃虧”是福,平安是福等等。由敬神求福到著眼于個人的主觀努力,體現了中國人民在“福”字上的與時俱進。
 
    按照民俗學家這么理解,也基本上都是好話,沒有什么錯。可是,如果梳理一下中國文化中“福”的原始文化含義,就發現,民俗學家把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一個重要文化程式、一個精密的精神系統,粗疏地解釋亂了、解釋得狹隘了。中華文化的表現特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善于化繁為簡、高度概括并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民俗學家一解釋,硬往現實上貼,斷章取義,釋簡為繁,讓本來極其容易理解的概念,變得讓人不好抓撓,難于理解。

    中國人對“福”的理解,即民間通常祈愿的“五福臨門”。源于《尚書·洪范》所說,簡稱“壽、富、康、德、考”的五福,民俗學家漏掉了第五“福”即“考”,大概是過年,有意不說這個。但這樣一來,就將一個完整的文化概念解釋得不全面,不能自圓其說,對公眾也可能誤導。其實,“考”恰恰是一個吉祥字、一個吉祥概念,不必在過年的時候回避和忌諱,有意回避,反而顯得理解偏狹。

    至于后面的一大串時尚話語的解釋:這也是福,那也是福,把人看得,用小沈陽的話說:猛料(懵了)!

    《尚書》所說的“五福”,完整地解釋了“福”的文化含義,也不存在什么與時俱進不與時俱進,因為它一直就很先進,只是人往往不注意“跑偏了”、迷失了,偏離它了,這恰恰不是它的問題,是人的問題。因此,人只需要靠近它就可以了,不需要把它扯上跟著人迷失方向,到處亂跑。

    試釋《尚書》之“五福”,看看它有哪一點不是一直先進著的——

    壽——你要活得長,長壽是福的基礎,短命鬼兒還談什么福?為什么這么強調長壽?古人用孝的文化責任和道義使命,迫使你愛惜自己的身體,因為你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責任要承擔。你愛惜自己,才會滋生愛惜他人和愛惜外物的愛心,才會有科學發展觀,絕不會有俺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這種敗家玩意兒的念頭!所以,愛惜自己,爭取長壽,為了長壽,該圍繞什么、高舉什么、堅持什么,你就自然清楚了。 

    富——長壽是長壽了,但窮得要死,八九十歲、須發皆白還跪在馬路牙子上,頂著寒風要飯,這算什么長壽?一點質量都沒有嘛!所以要富,要有錢,沒錢是萬萬不能的。要想方設法致富發財,只要能發財,“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而“不義富且貴,與我如浮云”——靠腐敗發家、靠玩弄壟斷從股民手里吸金發家等等,在我眼里都是狗屎!這種致富理念要打翻在地,并踩上一萬只香港腳。就是說,要致富、要有錢,還要取之有道。那么,為了富,該圍繞什么、高舉什么、堅持什么,你就自然清楚了。

    康——長壽了,有錢了,可是錢大部分都拿來吃藥打針住院化療了,這算個什么福呢?所以要身心健康愉快,即身心康泰。健康愉快可不是光靠有錢就能做到的,財大身子薄可不是一句沒根據的話。有錢有勢,身體壯得像牛,可是動不動就猥褻小姑娘,這是心理不健康;有錢但極吝嗇,鐵公雞瓷仙鶴玻璃耗子琉璃貓——一毛不拔,拉屎拉出個豆兒,都舍不得扔,搓巴搓巴給吃了,這也是心理不健康;整天想著用錢搞定這個搞定那個,這也是心理不健康;給人去送禮,跟做賊似的,生怕撞上另一個送禮的,這也是不健康……身心康泰,必須的,但的確挺不容易。為了康,該圍繞什么、高舉什么、堅持什么,你就自然清楚了。

    德——長壽了、有錢了、健康了,有權有勢,牛逼哄哄,到處橫著走也沒人敢攔著,但整天被人背后指戳脊梁骨,一罵就罵到祖宗八輩,缺德帶冒煙兒地。許多人礙于威勢,也會當面虛意逢迎,背后卻咬牙切齒,在臺上威風八面加八面共十六面,一下臺立馬變成狗不理。這算什么有福?因此要有德,即厚德,受人尊敬、愛戴、欣賞和親近。德之修養,是更不容易中的大不容易,因此為了進德,該圍繞什么、高舉什么、堅持什么,你就自然清楚了。

    考——長壽、有錢、健康、德望高,但是不能壽終正寢,死得很難看,死得很窩囊,死得很不甘心

    不踏實,人死了,錢沒花夠,帶著遺憾一步三回頭地走了,也不算什么福!所以說為了死得好,即考終命,該圍繞什么、高舉什么、堅持什么,你就自然清楚了。

    以上五福,又是互相聯系的,相互因果,少一個即不能完成其他的,形成一個完整的精神指引和文化程式。

    請問:古人所說的這“五福”,這哪一點是需要與時俱進的?哪一點不是極其先進的?哪一點不是高度概括、簡潔全面、還需要你用時尚用于解釋的?

    所以,對于文化概念、文化程式,不必做過多的稀釋型解釋,更不用添鹽加醋式解釋,所謂“為往圣繼絕學”,首先要學會尊重往圣原典,“毋不敬”、“必以情”,不必為了遷就不懂的人而亂解釋,你覺得需要向誰亂解釋,誰其實根本就沒必要知道!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互聯網(2013-12-0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