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河南鎮平:不產玉卻成為中國玉雕之鄉

2013/2/22 15:19:27 點擊數: 【字體:

    有人說,哪里有玉雕市場,哪里就有鎮平人。石佛寺鎮是鎮平縣玉雕產業最出名的鎮,全鎮大部分的人口都經營玉雕產業。鎮黨委書記劉樂平告訴筆者,鎮平是中國的玉雕之鄉,而石佛寺鎮則是鎮平的玉雕中心。如今在鎮平,玉雕產業已經成為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特色主導產業,全縣30萬人口從事玉雕以及相關的產業,2008年,全縣玉雕產業實現年產值16億元,目前玉雕產業占全縣經濟總量的60%,農民人均現金收入來自玉雕產業的平均貢獻份額近41%!   
    產業文化兩手抓 確立發展新定位    
    鎮平不產玉,但玉雕加工業歷史悠久,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6000余年歷史。另據縣志記載,宋元兩代玉雕生產開始漸具規模,明清以來,已成為一大產業。改革開放以來,鎮平玉雕產業快速發展,被命名為“中國玉雕之鄉”! 
    如何使這塊金字招牌在市場中提高含金量?2003年,縣領導帶領玉雕產業重點鄉鎮的負責人及專業加工營銷大戶,北上遼寧岫巖,南下廣東四會、揭陽等地考察學習。不看不知道,原來珠寶玉雕飾品已由“高端”消費品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收藏、饋贈、玩賞的新寵。據統計,全球珠寶玉雕飾品年交易額近 1000億美元,中國的年銷售額在1000億元以上,且每年都以10%的需求增長! 
    考察回來找差距,他們深感鎮平玉雕產業發展面臨著壓力和挑戰:以岫巖等地為主的玉雕主產區以其資源優勢,“蛋糕”越做越大,廣東四會等地則以其區位優勢異軍突起,市場規模迅速擴張,產業效益不斷提升。而鎮平玉雕雖然歷史悠久,但產品檔次低,人才外流嚴重,資源匱乏,這些已成為制約產業持續發展的“軟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縣里提出“兩手抓”,一手抓玉產業,一手抓玉文化。在發展目標上,依托“中國玉雕之鄉”、“中華玉文化中心”兩大品牌,打造 “中西部地區最具實力的以玉雕為主,以石雕、骨雕、仿古制品為輔的工藝品加工銷售基地”和“中國玉文化研究傳播基地”。工作重點上,弘揚“中國玉雕之鄉” 和“中國•南陽(鎮平)玉雕節”品牌優勢,提升工藝水準,擴充文化內涵,通過高標準提升改造,使鎮平玉雕在國際國內兩大市場中贏得新的發展空間,成為帶動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的特色產業。  
    2008年1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了該省八大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鎮平以獨特的玉雕工藝和玉文化位列其中,定位為“突出玉文化品牌,將玉產品加工銷售基地建設和中國玉文化研究傳播基地建設相結合,打造全國玉文化產業試驗區”,同時實現以玉文化品牌為龍頭,以玉產品加工銷售基礎建設和中國玉文化研究傳播基地相結合,打造中華玉文化的體驗之地和展示之地。如今,由北京大學產業研究學院的專家學者對鎮平玉雕文化發展制定的《玉文化建設綱要》已經開始實施,“力爭通過三五年的努力,把鎮平建成全國玉文化產業發展示范園區和全國知名的玉文化名城。”鎮平縣委書記史煥立的這番話,已經預示著鎮平玉雕產業的未來前景! 
    用科技豐富內涵 用品牌升級產業  
    玉雕產品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也見證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針對玉雕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加工粗糙等制約產業健康發展的現實,縣里及時提出了“科技提升,文化注入,豐富內涵,產業升級”的發展方略,將現代科學技術、傳統文化、現代文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同時實行品牌戰略,打造鎮平玉雕產品核心競爭力! 
    在科技提升上,在玉神工藝品公司等10多家重點企業建立科研機構,引導、鼓勵企業和技術人員用現代工藝嫁接改造傳統工藝,主攻科技含量高、藝術價值高、投入產出率高的“三高”產品,先后引進了超聲波、激光雕刻、浮雕、透雕、鑲嵌、電腦三維設計等多項現代新技術,工藝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石佛寺神奇玉雕廠利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設計制成的能遙控自動斟酒的“鴛鴦轉心壺”、“康熙九龍杯”等6項玉雕產品榮獲國家專利! 
    石佛寺鎮黨委書記劉樂平說:“石佛寺鎮玉雕加工雖然在全國很有名氣,但是沒有形成自己核心的品牌。”在他看來,鎮平玉雕加工要做大做強,必須形成自己的核心品牌! 
    在鎮平,一些企業家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開始實施自己的品牌戰略。王黎是博涵玉雕珠寶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從1991年全國各地擺地攤開始,王黎的玉雕生意已經做到了北京、河北等地。在經營中他發現,盡管鎮平玉器品質非常好,因為沒有品牌,一直進入不了高端市場,其銷售一直處于中低端。王黎有個設想,就是借鑒“石頭記”、“金九福”等珠寶的品牌發展思路,將他的“博涵玉雕”打造成鎮平第一品牌,進入高端市場,創造更高的品牌價值。  
    外引資源內抓人才 確保產業持續發展  
    鎮平玉雕產業的發展,建立在對資源的高度依賴上,所有原材料全部需要從外面采購。隨著玉雕市場的激烈競爭,加之原料產地保護開發限量開采甚至封鎖壁壘,上等的原料已很難批量引入。倘若“他山之石”匱乏,鎮平玉雕產業將難以為繼。為解決資源匱乏,鎮平縣與遼寧岫巖縣、新疆且末縣締結為“友好縣市”,定期進行聯系溝通,就原料供應、技術交流等問題達成一致,制定了放寬原料流通交易的管理政策,構筑起優勢互補、合作雙贏的伙伴關系。同時他們籌建了占地 100畝的玉料市場,內設玉料展館、拍賣大廳等,以此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寶玉石資源進入鎮平。  
    為解決人才、技術斷檔的問題,鎮平縣采取“育引”結合的辦法。“育”就是依托玉雕職高、工藝美職專及各類技術學校建立玉雕人才培訓基地,定期邀請知名工藝大師 和專家 教授講課;與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南陽師院等大專院校掛靠聯姻,建立了穩固的人才培訓關系,形成了集人才培訓、技術推廣交流、技術創新于一體的機制,為玉雕產業發展培養包括設計、加工、管理、營銷、檢驗、鑒定等多專業、多層次的人才梯隊。三年來,累計培訓技術和銷售人才近萬人,目前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民間藝術大師”2人,全國玉雕大師4人,省級玉雕美術大師19人,高級工藝師35人,玉雕創作新星和能手30余人,玉雕技工 5000余人。“引”就是實施“回鄉創業”工程。制定了加快玉雕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著力完善市場設施,使玉雕經營戶穩得住、有錢賺,廣泛吸引在外鎮平人回鄉創業,彌補產業發展中人才短缺問題。兩年來,僅石佛寺玉雕灣綜合市場就興辦三資企業6家,入駐商戶2000余家,1500多名長年在外的加工戶回鄉置業;同時還吸引了遼寧、廣東、福建等地600多客商落戶玉雕灣,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  
    玉雕富了鎮平人。在石佛寺鎮的琢玉苑,清一色的兩層洋房,樓下是玉雕加工車間,樓上則是住處。鎮領導說:“我們鎮是‘村村都有機器響,家家一片琢玉聲’,琢玉苑總共有700多套這樣的房子,這樣的房子一套就是六七十萬元。鎮里家產上百萬元的沒法統計,上千萬的也大有人在啊。”(原標題:鎮平玉雕:借他山之石成就自身特色———河南鎮平縣發展玉雕產業紀實)  

    來源:南陽網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