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強孝道文化與司法文化的融合銜接。成立了孝道文化融入司法審判專項調研課題組,邀請3名社會孝道文化研究知名人士提供理論指導,深挖孝道文化內涵,拓展孝道文化的運用空間,賦予孝道文化時代性、司法性,形成調研報告3篇,為依托孝道文化化解社會矛盾提供理論支持。
二 是強化孝道文化與司法技能的轉變延伸。該院將孝道文化運用技巧與效果作為庭審觀摩評分標準的一項具體內容,通過觀摩競賽,提高辦案法官的自覺意識和運用能 力,同時,舉辦7期孝道文化與司法實踐論壇,12名一線法官和2名專業人員登臺講授辦案感受和專業知識,促進孝道文化從文化因素向實踐因素轉變。
三 是注重孝道文化與辦案實踐的匹配對和。該院制定了孝道文化司法運用指南,依據案件性質的不同,對孝道文化的運用張力進行了細化和界定。在傳統家事糾紛案件 中,孝道文化要著力反映裁判的社會價值取向,發揮補充、衡平、引領的作用,特殊情況可以直接作為裁判的依據,在其他案件類型中,延伸孝道文化的外延,用大 愛觀念縫補彼此隔閡,化干戈為玉帛。
四是發揮孝道文化與環境氛圍的感染影響。在立案大廳、法庭懸掛孝言、孝例、孝德匾額37塊,開設老年人專用座椅,用感情之聲傳孝道之音,潛移默化引領訴訟當事人尊重老人、愛護家庭,理性看待利益訴求,真實界定利益責任,減少訴訟對抗,促進爭議矛盾妥善解決。
五是推進孝道文化與法院建設的柔性互動。將孝道文化作為法院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加強孝道文化研究,完善孝道文化運用機制,擴大孝道文化在審判中的影響力,拓展法院文化建設的廣度和深度,增強裁判的人文性、鄉土性和社會性,提高人民群眾司法滿意度。
利用這一濃厚的區域文化資源優勢,該院的案件質效、服判息訴率大幅提升。截止4月份,共辦結各類案件1100件,其中調解、撤訴案件671件,調撤率為61%,上訴案件71件,上訴率為2%,沒有發生一起因裁判質量引發的涉訴信訪案件。(原標題:清豐法院挖掘孝道文化資源優勢化解社會矛盾)
來源:清豐縣人民法院 201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