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已是91歲高齡的“臺灣豫劇皇太后”張岫云女士回到故鄉河南臨潁,受到家鄉父老鄉親的熱烈歡迎。張岫云女士已在臺灣生活了61年,但她始終心系鄉梓,夢縈故土。她此次回鄉有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計劃在臨潁職業教育中心建立一個海峽兩岸豫劇藝術培訓學校。當談到建立這個學校的目的時,張岫云女士充滿深情地說,自己雖然老了,但仍希望能為傳承民族藝術做一點事情,她想通過這樣一個平臺,邀請兩岸豫劇藝術名家和知名專家學者,到臨潁傳藝授課,為豫劇藝術培養出更多的年輕人才,同時也為促進兩岸文化的交流發展、共同繁榮盡一份力量。
張岫云女士生于河南臨潁,從小入科學習豫劇,藝名“萬里云”。1949年她與丈夫李九濤隨黃杰將軍到達越南,后在越南富國島上建立中州豫劇團。1953年,她又將中州豫劇團帶到臺灣,改名臺灣海軍“飛馬豫劇隊”(臺灣豫劇團的前身)。1954年張岫云女士帶領豫劇隊進行環島勞軍演出,1956年在陽明山為蔣介石進行戲曲專場演出。1959年起,張岫云女士開始招收學員,培養出了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等一大批優秀豫劇傳人。1965年“飛馬豫劇隊”陷入困境,她又親自游說蔣經國,最終使豫劇隊在臺灣得以保存,為豫劇在臺灣的傳播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兩岸開放之后,張岫云女士多次回河南開展交流,特別是1998年她親自帶領臺灣豫劇團到河南進行尋根演出,拉開了兩岸豫劇團官方交流的序幕,促進了兩岸豫劇的交流發展,體現了兩岸同胞割舍不斷的文化血脈。
6月6日,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外聯處處長張占標一行到漯河臨潁看望回鄉的張岫云女士。康潔副廳長與張岫云女士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對她為促進豫劇在臺灣傳播發揚及兩岸豫劇交流做出的杰出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并祝福她健康長壽。張岫云女士雖然年事已高,但耳聰目明,侃侃而談,她詳細地敘說了豫劇傳入臺灣的過程及在臺灣初創時期的艱難歷程,她堅忍不拔的執著精神,引起大家的由衷敬佩。最后,張岫云女士表示,感謝河南省文化廳多年來對兩岸豫劇交流及臺灣豫劇團的發展給予的大力支持,感謝第二屆中國豫劇節組委會授予她豫劇“終身藝術成就獎”,希望兩岸豫劇交流堅持不懈,用文化架起溝通兩岸的橋梁。漯河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局長吳玉培、漯河市臺辦主任劉鐵及臨潁縣有關領導陪同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