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河南發現“長城之父”楚長城 沉睡千年待人識

2013/8/21 9:42:07 點擊數: 【字體: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1998年首次來華訪問時,曾興致勃勃地游覽北京懷柔境內的慕田峪長城。當時他問陪同的中國長城學會秘書長董耀會先生:“這是不是中國最早的長城?”董耀會肯定地回答說:“這不是中國最早的長城,中國最早的長城是楚長城。”

  今年3月8日,河南省文物局新聞發言人孫英民對外界宣布,找到了被稱為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由此,社會各界的目光瞬間聚焦到這個早已被人遺忘的歷史遺跡上。

  一座關城解開謎團

  在我國歷史上,楚長城當屬修筑最早的長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因此也被專家稱為“長城之父”。然而,長期以來,對于楚長城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中。到底有沒有楚長城、楚長城在哪里、它是怎樣建筑起來的?考古界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歷史在不經意間被忽然翻開。2000年1月2日,南陽市南召縣史志辦主編艾廷和跟隨一支14人的考察隊,在村民的帶領下前往周家寨考察。乍看之下,那里的城墻寨堡延展山頭,如此宏大的遺跡讓艾廷和內心十分震撼。憑借著豐富的歷史知識,艾廷和大膽推斷,跟明長城線上的嘉峪關、山海關一樣,周家寨應該是楚長城線上的一座關城。

  這無疑成為后來初步解開楚長城歷史謎團的一把鑰匙。當年的8月7日,為了進一步求證疑惑,艾廷和等人將南召縣春秋戰國時期隸屬情況、南召境內山寨分布情況和周家寨的具體情況,以及整個南陽市楚長城的整體分布情況,匯報給了中國長城學會秘書長董耀會。

  這些古代文獻沒有記載、現代長城專家沒有考察過的情況,無疑填補了長城研究的歷史空白。董耀會十分高興,他感嘆地說:“我等了多少年,終于等到楚長城的家鄉來人了!”

  隨后的幾年間,羅哲文、呂濟民、鄭孝燮、董耀會、吉人等專家先后應邀考察了南召境內的古城寨。這些建在險關要塞上的長城,順山脊十余里或數十里蜿蜒曲折,峰巔上的寨城依稀可見。雖歷經滄桑,但依山勢而建的楚長城雄風不減:在古道隘口處筑關城、修邊墻、設關門,以備屯兵打仗;在高山險阻和江河為塹難以通行的地段,借勢為城,省了許多工料,充分體現了“用險制塞”的原則。

  這一系列在南召展開的考察和研究,讓世人更肯定了楚長城的真實存在。從此,各界對楚長城的調查研究工作就逐步地展開了。

  分布在25個縣區

  深入解讀楚長城的契機很快到來。2008年10月開始,為配合國家文物局長城資源調查項目及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了豫南地區楚長城資源的調查任務。通過此次調查,使后世逐漸迷失的楚長城分布線路及區域再次清晰地展現給世人。

  結合文獻和前期掌握情況,楚長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頂山、南陽、駐馬店、信陽4個地級市的25個縣區。

  至此,河南楚長城的分布路線圖在沉沉睡了2600年后,終于要初見天日了。

  依據楚長城的特點及考查任務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了兩個調查隊,分段進行調查。到目前為止,兩個調查隊徒步行走763公里,通過調查,目前確定的楚長城墻體30.51公里,被歷代破壞而消失的楚長城墻體約25.37公里、山險81.34公里,共計137.22公里。

  此外,調查和發掘確定了方城縣大關口和泌陽縣象河關等楚長城關堡兩個,葉縣保安鎮前古城、泌陽沙河店古城、付莊古城等位于楚長城線上的城址三個。

  通過此次調查,調查隊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平頂山市葉縣、舞鋼市、南陽市方城縣和駐馬店市泌陽縣境內的楚長城分布線路。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介紹說,從目前調查看,不同地段的楚長城特點是不一樣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葉縣夏李鄉高樓山以東及方城縣楊樓鄉的楚長城特點一致,即以綿延幾十公里的人工修筑墻體為主;舞鋼境內的楚長城則是山險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筑墻體相結合,共同組成防御線;泌陽境內的楚長城則是以山險為主,以關堡或城址扼守古道、關口為主的防御形式。

  面臨不同程度破壞

  在考古專家眼里,楚長城的斷壁殘垣,依然能反映出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建筑工藝。蒼老的楚長城展示出了樸素簡約的藝術美,也反映出我們中華民族堅韌的民族性格和樸素的力量之美。這其中所包含的歷史、政治、經濟、軍事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無法估量的。

  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楚長城早已失去了重要的軍事防御意義,因而為歷代朝廷所淡忘,靜靜地同歲月一起逐漸老去,任由風雨侵襲。現存各地的楚長城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破壞,特別是近年來礦區開發尤其是開山采石,對其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在國家文物局批準下,2009年6月至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舞鋼市平嶺長城遺址焦桐高速葉縣至舞鋼市段穿越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揭露面積1500平方米。

  令人振奮的消息隨即傳來。

  此次發掘的楚長城墻體內所出遺物大部分為春秋時期,少量為戰國早期,未見晚于戰國時期的遺物。平嶺長城年代下限不晚于戰國時期,亦與文獻記載的楚長城時代一致。

  象河關關墻內出土有陶片和石器等遺物。所出遺物時代早者可達新石器時代,晚者不晚于東周。

  孫新民說,平嶺長城遺址的發掘和象河關遺址的試掘,在楚長城研究上還是第一次。這對于推動楚長城研究乃至楚文化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原標題:河南發現“長城之父”楚長城 沉睡千年待人識】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廣播網 2010-03-30 作者:趙飛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