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信陽雞公山近代建筑群(上):山中遺留百幢老別墅

2013/9/26 15:13:00 點擊數: 【字體:

    
    清朝時的信陽雞公山,堪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共租界。在一段時期內,這里曾有美、英、法、德、俄等23個國家的傳教士、商人等建造的近500幢別墅,故有“萬國建筑博物館”之稱。由于戰亂和人為破壞,目前遺存的老別墅有上百幢,它們構成了全國為數不多的山中建筑奇觀。

    ●異國風情

    在雞公山上,有一個萬國廣場。

    乍一聽這個名字,讓人感到神秘的同時又產生諸多聯想。

    時光倒流至1898年~1936年間,包括中國在內,有24個國家的不同身份的人,在萬國廣場四周建造了彰顯別墅主人本土文化元素的近500幢單體別墅,它們或藏身山林,或矗立湖畔,或傲然屹立于山巔。高低錯落,疏密有致。

    1935年夏,來這里避暑的外國人達到了2000多人。

    后來,有關部門在此建立了萬國廣場,廣場上飄蕩著這些國家的旗幟。

    東方今報記者看到,萬國廣場地處山腰中的一個開闊地帶,如今的旗桿上空蕩蕩的。旗桿基幢由花崗巖石頭砌成,基幢的銅牌上寫著德國、意大利、法國、荷蘭、丹麥、菲律賓、葡萄牙、俄國、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國家的名字,一些銅牌已經脫落。

    盡管這些建筑風格各異,但墻體都是用山中的花崗巖石頭建成,既富有質感,又散發著一種別致的味道。

    如今,保存尚好的上百幢老別墅在艱難地支撐著這個昔日“國際村”的氣場。

    身在其中,看著原始風貌及時光在此間凝留的痕跡,好像穿越一樣。

    那時的雞公山,有街道和洋商區,還設有醫院、學校、運動場、郵政局、電報局、警察局等。一個個白皮膚藍眼睛的外國人,給沉寂的山林帶來了多少人煙和異國風情?

    ●租界的“界外飛地”

    雞公山建筑群的形成,與一個叫李立生的美國傳教士有關。

    1890年,原名丹尼爾·納爾森的李立生,從美國來到湖北漢口。

    1902年平漢鐵路通車后,鐵路經過信陽雞公山,他開始在河南信陽傳教。1902年10月21日,李立生和同伴施道格,首次踏訪雞公山。

    據雞公山管理區旅游文化局局長何軍介紹,李立生的女兒瑪莉在她父親的傳記中寫道,由于天氣炎熱,他們在當地很不適應,李立生剛出生的小兒子李敦禮不幸染上的熱病,差點死去。這件事使李立生下決心尋找一處可以避暑的地方,他首先想到了信陽人常常提起的雞公山。第一次的探訪,雞公山的山勢讓他們印象深刻,認為這是一處絕佳的避暑之所。

    1903年9月15日,李立生和施道格通過賄賂信陽知州,購買了雞公山長1.5公里、寬約1公里的山場,他們在此興建了4幢別墅。第二年,施道格又購買了方圓2.5平方公里的土地,建了兩幢別墅。

    隨后,西方傳教士和商人紛至沓來,一幢幢風格各異的石頭房子如雨后春筍般在這里冒出。

    到1905年年底,雞公山上已建有英、美、法、俄、日等國洋房27幢。但這些別墅的建造,沒有經過官府批準,是違章建筑。

    朝廷知道后,震怒,嚴令查辦。最后,清政府將雞公山土地及建筑全部估價贖回租賃。傳教士所購山地,則被單獨劃為“教會區”,享受治外法權。

    那時,驕橫的外國人不允許中國人在別墅區行走,警察也不能進去查其戶口。雞公山儼然成了中國的一個公共租界。

    現在,雞公山景區管理處還收藏著一塊“租界碑”,這里被學者稱之為漢口租界的“界外飛地”。

     ●那些老別墅

    雞公山現存的老別墅中,尤以馬歇爾樓、美國大樓、美齡舞廳、頤廬和姊妹樓等最具特色。

    這些老別墅,散落在幽深的山谷里,靜謐和空靈,冷色和暖色,竟如此美妙地融合在一起。

    1906年至1938年間,駐武漢及長江流域的外國大商巨賈,在南崗建別墅76幢,作避暑之用。由于商人居多,1918年,有英國商人還在此建造了“華昌洋行”。

    1937年和1938年,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兩次來雞公山避暑。當時,這里建有一個舞廳,由于宋美齡曾在此處跳舞,故稱“美齡舞廳”。

    這是一幢一層建筑,墻壁用不規則的石頭筑成,紅瓦覆頂。舞廳面積雖然不大,但色調沉靜而浪漫。整座建筑,既莊重大方又風格西化。

    美齡舞廳房后臨山,房前懸崖,四周為連為一體的封閉回廊。由于回廊周圍安裝有玻璃,采光極佳,因此這幢房子又被稱為“玻璃房”。站在回廊里,可觀云海,聽松濤,沐清風。

     沿萬國廣場上行約50米,就是沙俄商人于1908年所建的俄式樓。此樓為弧形門窗,扇形走廊,獨具一格,房內設有壁爐,屋頂有煙囪,一派異國情調。

     1946年1月,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沖突。宣化店談判后,馬歇爾擬赴雞公山一游,此別墅就是為他準備的下榻之處,后因故未能成行,但后人仍稱其為“馬歇爾樓”。

     這里,與“美齡舞廳”一樣,也是一處雞公山對外開放的建筑。

    ●“志氣樓”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直系軍閥吳佩孚部第十四師師長靳云鶚,湖北督軍肖耀南,南陽鎮守使吳慶桐,袁世凱侄孫、國民黨新編第十二師師長袁英等人,也紛紛在此營造私宅。

    其中,靳云鶚建于1921年的頤廬,鶴立雞群。

    目睹鱗次櫛比的洋房別墅,看到外國人趾高氣揚的樣子,靳云鶚決定在雞公山上建筑頤廬,用來壓倒別國的建筑。1923年頤廬竣工時,北京及各地的軍閥發來賀電。后來,人們稱頤廬為“志氣樓”。

    頤廬居于山巔,樓高20多米,四層,墻體用整齊的條石砌成。每層四周為回廊相連,廊柱之間為圓洞造型。在借鑒西方建筑精華的同時,保持了中國傳統的“方正端莊”建筑特色。

     引人注目的是,樓頂的平臺之上有一幢色彩艷麗的鐘式塔亭。主樓與后邊的兩層裙樓相連,裙樓頂部也有一幢鐘式塔亭。

    如今的頤廬沒有對外開放,大門緊閉,難以看到屋內的場景。

    雞公山上有一幢紅娘寨,相傳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義女紅娘子在此鎮守此寨而得名。如今,寨門猶在。

    紅娘寨上并排矗立的兩幢別墅,因建筑風格和結構相同,故稱“姊妹樓”。

    南樓建于1918年,房屋的主人為吳慶桐。北樓建于1920年,為袁英仿南樓所建。姊妹樓為三層結構,地下一層。兩樓門廊,均設在墻角處,門庭別具一格。

    抗日戰爭時期,河南大學曾遷往信陽雞公山一帶,著名學者嵇文甫、羅章龍、范文瀾等曾在姊妹樓居住。(殷曉章)【原標題:信陽雞公山近代建筑群(上):山中遺留百幢老別墅】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2013-08-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