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葬為南北朝時期多耳室磚室墓。墓葬東西長為4.5米,南北寬為3.6米,墓葬平面呈“大”字形。東墓室南北長為2米,墓室北內寬為0.15米,南內室寬為0.45米,墓室深度為0.95米。西墓室南北長為2米,北部墓室內寬0.20米,南部內室寬0.50米。東耳室長為1.6米,東部墓室內寬為0.20米,西部墓室內寬為0.40米。西耳室東西長為1.6米,西部墓室內寬為0.20米,東墓室內寬為0.35米。前室南北長為1.2米,東西墓室內寬0.75米,北內寬0.70米。東西墓室隔墻,南寬0.50米,北寬0.60米。該墓室磚殘留13層,墓室內分別葬有5人,年齡性別不詳。出土文物有青釉瓷碗、灰陶罐、花樣磚等器物。根據出土隨葬品器物類型,墓葬開口層位及墓葬形制,初步斷定為南北朝時期磚室墓葬。
據介紹,該古墓墓葬形制奇特,在我市尚屬首次發現,為研究周口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和歷史風俗等方面提供了實物資料。
又訊:工地發現三座清代墓葬
近日,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對川匯區某工地進行文物勘探時,發現三座清代墓葬,考古人員隨即進行了清理。
這次發現的墓葬均為南北向豎穴土坑墓,開口于第2層,開口距地表一般在0.7-0.9米之間。M1南北長2.8米,東西寬0.95米,深0.9-1.45米。M2南北長3.0米,寬0.9米,深0.8-1.34米。M3南北2.5米,東西0.8米,深0.7-1.25米。這3座墓均內葬1人,葬具為棺,葬式仰身直肢,年齡在40-55歲不等,面向東。所有棺上均發現有一塊灰陶布瓦,這與周口市的葬俗有很大關系。這次共出土文物5件,其中有清代銅錢3枚,青磚1塊、布瓦1片、紅陶雙系罐1個。
三座清代墓葬位于川匯區康莊和康營之間,據當地人介紹,以前在村子周圍也發現有這樣的墓,可見這一區域內清代墓葬分布較為密集。
這次發現的清代墓葬,為研究我市埋葬習俗的延續和發展提供了實物資料。(原標題:周口市考古工作又有新進展 發現南北朝墓葬和清代墓葬)
來源:周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