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文化遺產 >> 文遺學術專欄 >> 瀏覽駐馬店

論嫘祖文化及其現代意義(2)

2013/10/23 16:47:03 點擊數: 【字體:

  (2)輔佐黃帝,安邦定國

  長期以來,人們對嫘祖教民植桑養蠶的歷史功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對于嫘祖“諫諍黃帝,奠國基,統一中原”之治國方略則知之甚少,特別是由于受中國封建社會長期的男尊女卑觀念的影響,人們只知道黃帝的偉大貢獻,不知嫘祖輔佐黃帝建功立國的功勞。其實,嫘祖與黃帝聯姻結盟后,苦心經營中原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大大加強。黃帝聯合了熊、羆、貔、貅、虎等為圖騰的眾多部落,經過3次大的血戰,終于打敗了神農部落。接著,黃帝乘勝東進,渡過黃河,在今河南新鄭建都立國。因黃帝以熊為圖騰,故史稱“有熊國”,成為當時勢力最大的方國。

  黃帝擊敗炎帝,占據中原后,嫘祖力諫黃帝,要鞏固國基,統一中原,免除后顧之憂,必須安撫炎帝余部,與炎帝結成聯盟,以對付強悍好戰的蚩尤。經過長時間的準備,黃帝下定決心要誅滅蚩尤。傳說他們已經大戰了71場,卻依舊難分勝負。此后不久,黃帝與蚩尤開展了規模更大的“涿鹿之戰”。在這場戰爭中,蚩尤聯軍被打敗,蚩尤殘部向南逃竄,后被殺,身體和頭顱也被黃帝分埋到兩個地方,以防他再作亂。

  黃帝擊敗炎帝和蚩尤后,建立了中原華夏族方國聯盟政權,結束了遠古各部族方國彼此隔絕的局面,也打破了種族界限和地理阻隔。人們互為通婚與聯姻,互相往來,互通有無,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帝與嫘祖,就成為上承洪荒、下啟文明的偉大的歷史巨人。

  (3)以德治國,構建和諧

  嫘祖嫁給黃帝后,不僅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幫助黃帝,以武力奪取天下,而且在治理國家方面,為了中華民族長治久安的千秋偉業,嫘祖也充當起了賢內助的角色,表現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統一,支持軒轅黃帝成就統一大業,嫘祖首先將自己的兒子改為姬姓,全部落也歸附了黃帝部落。據《國語》記載:“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蒧、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于黃帝,故皆為姬姓。”因為黃帝所處的時代正是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時代,大多數屬對偶制婚姻,子女一般還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黃帝雖貴為天子,但他的25個兒子大多數都不跟 父親姓,而只有嫘祖的兒子青陽跟父姓。黃帝如此,其他普通百姓就更加為難了。這充分說明母系氏族的勢力還非常強大,兒子要脫離母系氏族而歸屬父系氏族還有很大阻力。所以嫘祖不僅將自己的兒子改為姬姓,而且諫諍黃帝,建立國家,確定了一條以德治國的和平統一路線。嫘祖先帶頭獻出了西陵地圖,勸告黃帝自始至終堅持部落聯盟。在黃帝打敗炎帝、殺死蚩尤之后,立即敦促黃帝,化干戈為玉帛,竭力做好炎帝的安撫工作,以便更好地傳播農耕技術和蠶桑文化。可以說,嫘祖為了完成統一大業,為了構建和諧的太平盛世,完全犧牲了個人和西陵氏部落的利益,為當時的百姓和中華民族的后代子孫做出了光輝的榜樣。

  在黃帝以前,氏族部落之間主要通過婚姻聯系,社會公共事務限于部落內部,黃帝時代,隨著部落聯盟的擴大,公共事務越來越超出部落范圍。為了適應社會結構的變化,嫘祖輔助黃帝在政治上制定了新的政治策略和治理辦法,創造了“分土建國”的制度,創制了一些禮儀法度,還特別注意網羅人才來管理社會。正是由于黃帝能夠任賢用能,推行良好的社會管理,使得當時的社會生產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的社會生活質量大為提高。司馬遷曾給予高度的贊揚:“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災禍不生,所求不匱。”《韓詩外傳》說:“黃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內和平。”

  統一戰爭結束后,嫘祖向黃帝提出“定蠶桑、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以德治國,注重禮儀,開展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她把推廣蠶桑等科學技術看成是立國之本,為此,她專門請求黃帝制定政策和措施,大力發展桑蠶事業。為了盡快推廣種桑、養蠶、抽絲、織綢等技術,嫘祖建造桑園和絲綢作坊,親自示范操作,同時培訓人才,建立蠶桑基地。通過這些措施,很快使中原大地普及了桑蠶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效,整個國家面貌煥然一新,實力大增,國富民強,人民從此過上了豐衣足食、幸福美滿的生活。這種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的統一的思想對以后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尚保存著旺盛的生命力,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4)男女平等,光照千秋

  黃帝時代是中國人心目中的英雄時代,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將中華民族帶入文明階段,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受到后人極大的崇敬和愛戴。而黃帝的元妃嫘祖則成為這個時代堪與黃帝比肩的一位杰出女姓。大約自北齊開始,人們將嫘祖作為蠶神娘娘加以崇拜,到唐宋時最為興盛。最隆重的祭祀活動,是“皇后親桑”,即皇后親自采桑喂蠶。為紀念嫘祖,民眾在各地修建了嫘祖廟,并舉辦廟會,每年一次,在嫘祖誕生日即農歷三月十五日舉行。廟會期間,人山人海,廟里香煙繚繞。參加廟會的蠶農多,女性多,蠶農祈求蠶神娘娘保佑自己蠶業發達,女人們祈求嫘祖保佑自己有美麗的容貌和靈巧的雙手。將嫘祖奉為蠶神,一方面說明了嫘祖巾幗不讓須眉、建立宏偉業績的歷史事實,同時也是當時女姓社會地位的真實寫照,說明在黃帝時代及中國從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時代,女姓在當時社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在中國古代,男耕女織是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基本形態,女性是紡織業從業者的主體,將女性角色奉為蠶神更為適宜,漢代祭祀的蠶神菀窳婦人、寓氏公主以及嫘祖都為女性。將蠶神與黃帝時代的一位女性聯系起來似乎更為合情合理,于是歷史選擇了嫘祖,嫘祖成為中國養蠶繅絲技術的發明者和蠶桑業的保護神。

  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由于封建的男尊女卑觀念作祟,婦女成為男子的附庸,社會地位低下,因此,在歷代文獻中,像嫘祖這樣一個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女性幾乎很少見到了,很多在歷史上曾經做出杰出貢獻的女姓被封建文人所掩蓋了,這是很不公道的。近年來,隨著嫘祖文化研究熱潮的興起,人們把嫘祖看作是我們偉大祖先的女性代表,給予嫘祖以應有的歷史地位,這正是當今女性社會地位提高、男女平等的重要體現。的確,嫘祖作為偉大的女發明家,她代表了中國婦女的勤勞、勇敢、富于文化創造力。嫘祖之功德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這豐碑就是振奮民族精神,振興民族經濟的強大動力和向心力。

  三、弘揚嫘祖文化的現代意義

  (1)嫘祖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寶庫

  中華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統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作為中華文化重要一元的嫘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社會歷史過程中保留和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中國是世界絲綢文化的發源地,中國的絲綢文化幾乎是與中國的文明同時產生的,而且又是與中國的文明同步發展的。嫘祖是中國植桑養蠶與絲織品的發明家,是中國幾千年來蠶桑文化、絲綢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華民族文明起源階段推動文明發展的英雄人物,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和人文女祖。嫘祖的偉大功績,不但塑造了她名垂史冊的光輝人生,而且開啟了中華5000年的文明史,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樹起了一座座不朽的豐碑,是振奮民族精神、振興民族經濟的強大動力。嫘祖精神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嫘祖文化與炎黃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流,它們相互碰撞、交流、吸收、融合,共同造就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嫘祖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風格,蘊含著現代文明賴以傳承的優秀文化遺產、精神資源和思想源泉,為現代文明建設提供肥沃的土壤、滋養和啟示。弘揚嫘祖文化,對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動各民族的團結進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重要意義。

  (2)嫘祖文化是對人們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嫘祖文化同中國傳統文化一樣,強調道德的自覺性和社會公德意識,是對人們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嫘祖勤勞善良、勇于實踐的精神,有助于全社會真正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形成勤勞的社會道德風氣,洗涮懶漢思想;嫘祖積極探索、善于創造的精神,有利于激發人們的進取意識和開拓精神,那種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安貧樂道、小富即安的道德觀念將會被拋棄;嫘祖傳播技術、播撒文明的精神,有利于促進和鞏固社會主義的團結協作、平等互利等新型職業道德關系。總之,研究和開發這一文化資源,不僅能弘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道德修養,形成時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相結合的、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一致的倫理道德體系,而且可以直接為當今現代化經濟建設服務。

  嫘祖文化的現代意義,還表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嫘祖傳播文明,安邦定國,注重禮儀,開展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實現了華夏一統、國富民強的宏偉目標。嫘祖的故事,傳遞著遠古先民求生存、求發展的信息,歌頌了杰出人物為民謀福祉的高尚品德與求實精神。嫘祖被幾千年來奉祀為勞動者的神,激勵著后人為創造美好的生活,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嫘祖在生活和創業中一還充分展示了一種廣闊的開放胸懷,正是這種豁達開放的精神,孕育、締造了漢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發展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其強大的生命力正是來源于這種偉大的創新精神。在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嫘祖文化在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博大、開放、吸收的精神,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大團結,構建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嫘祖文化有利于人們尋根問祖,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在當今世界,伴隨著人們的全球意識日益增長的同時,人們的尋根意識也在不斷增強。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各自存在著自己的特殊問題,都希冀從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文化中尋求救世安邦的良方與文化之根,特別是那些已經實現現代化過上富裕生活的人們,將懷著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尋求祖先繁衍生息的文化土壤,這就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根謁祖活動之風日盛的深層原因。中國人民熱愛故土,重視鄉土人情,雖遠游千里,終不忘葉落歸根。由于歷史原因,許多炎黃子孫、海外游子對嫘祖的了解甚少,如果加大對嫘祖的宣傳,一定會掀起尋根問祖、拜祖、祭祖熱潮。作為黃帝的正妃,嫘祖不僅發明植桑養蠶、繅絲制衣,協助黃帝定鼎中原,統一華夏,同時,還是后來炎黃子孫許多姓氏的來源。根據謝鈞樣先生的研究,在當今占全國漢族人口的90%以上的120大姓中,其來源大多數屬于黃帝族。而黃帝族產生的姓氏,從母系角度考慮,絕大多數都出自嫘祖。黃帝族主要有兩大分支,一為顓頊族,二為帝嚳族,而這兩大分支也都出自嫘祖。此外,古代的姓氏還有直接出自嫘祖者,例如:嫘姓,據《元和姓纂》記載,即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的后代。因此,加大對嫘祖姓氏文化的研究與宣傳開發力度,有利于增強海內外炎黃子孫的認同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促進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繁榮。

  (4)嫘祖文化是促進旅游開發的重要資源

  嫘祖既是有著大量文獻記載的中國遠古時期的歷史人物,又具有歷史傳說中的神話色彩。這種人神兼備的雙重身份,使她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不可估量的審美價值。因為旅游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審美文化,包括人文的、自然景觀的,都是可以迅速轉化為經濟價值的無價之寶。嫘祖的這種“人而神”的形象,就是一個極大的可資利用的旅游資源。因為她是“人文始祖”,是“偉大母親”,是“中華民族第一夫人”;同時她又是“蠶神”、“先蠶”,是創造女神的化身。各地之所以在極力爭奪“嫘祖故里”,就是看到了它背后隱藏著的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當然,嫘祖文化的開發決不僅僅是建一個旅游景觀的問題,它可以形成品牌效應,帶動黃帝文化、中華文化、龍文化等相關文化產品的開發,它可以帶動一個產業集群,如文化產業、房地產業、旅游產業等各個行業。特別是對于河南西平來說,嫘祖故里的開發對正在興起的黃帝故里的開發,是一個極為有力的配合,將為河南增加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大文化、大旅游品牌,是打造河南形象的一個良機,必將給河南旅游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嫘祖文化是個大產業,很有吸引力,將會吸引全世界的炎黃子孫前來投資。目前,國內掀起了一股研究嫘祖、祭祀嫘祖的熱潮,四川、湖北、浙江、山東、河南等地正在將嫘祖絲綢文化作為旅游項目進行開發。在這種形勢下,保護好嫘祖文化品牌已成為當務之急,搞好嫘祖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更是責無旁貸。(郭超)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2010-01-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