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過手6幅齊白石畫作
齊白石的畫作拍出了驚人天價,讓曾經染指齊白石畫作的藏家們多少心有不甘,收藏書畫40多年的長沙市民李先生就是其一。
在書畫投資市場摸爬滾打了40多年,李先生最大的遺憾是,自己拋早了。“現在想想,經我過手的齊白石畫作有6幅,那些畫現在平均市值至少300萬元/幅。以前名家與非名家畫作的價格沒這么懸殊,現在名家精品沒個百萬元、千萬元根本玩不了,越貴越有人買,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在拍賣會上,書畫不止貴,而且流通得更快。近日,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中國書畫專場有99.68%的成交率,308件畫作拍出了5.46億元總價。同時舉行的香港淳浩拍品雖定價不高,但成交價起碼是估價的10倍。有人說,書畫拍品成了“無腳鳥”,買家從這個行拍下貨,款額未交清,轉身在另一拍賣行上加價放出,做起了“空手套白狼”的“無本生意”,足見書畫收藏市場的火熱。
專家
苦心收藏的可能是贗品
長沙市收藏協會書畫鑒定專家王小夫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是參與收藏群體最多的時代,也是古玩交易最活躍的時代,更是古玩贗品層出不窮的時代。
今年“3·15”晚會中,央視就曾曝光古玩交易黑幕。央視記者拿著300元買下的作者署名為“齊白石”的一幅畫,來到北京金坤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鑒定師斷定該畫為贗品,卻在收下1000元鑒定費后,依舊開出了寫著“齊白石本人畫”的證書。
如何避開“李鬼”呢?王小夫表示,除開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投資者可以去保真的拍賣會,或者直接找畫家本人交易。“如果你覺得他們的作品能被市場接受,便可以直接找他本人交易。既能保真,還能節省費用。”
建議
像選股票一樣選書畫
“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全民收藏熱來臨,當前的收藏已然和股市、樓市并行,成為了資本流動的集中地之一。而在收藏市場,以書畫為代表的藝術品首當其沖。據稱,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2010年藝術品拍賣總額高達83億美元,在全球所占份額為23%,已超過英國,僅次于美國。
對當前動輒拍出千萬元,甚至上億元天價的名家畫作,由于財力限制,普通投資者顯然無法追逐。如何以小投入博得大產出呢?王小夫建議:“如果想投資,就要像選股票一樣,選擇一些既有藝術價值,將來還會有市場價值,但目前估值偏低的書畫。”
但王小夫提醒投資者,收藏書畫不要貿然入場。書畫投資講究經驗,一是假貨多,二是變現難。而且,書畫收藏屬于小眾投資品種,有時候即便知道自己手中的東西升值了,但可能找不到下家,“紙”上富貴難以變現。【原標題:書畫收藏:紙上富貴相當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