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窯,古代陶瓷窯,在今河南魯山段店村,故名。唐代以生產花瓷著名。宋、金、元時期燒制白瓷、白釉黑花瓷、黑瓷、青瓷和三彩陶器。創燒于唐代而終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錄》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語,經調查發現花瓷拍鼓瓷片標本,證實該書所述。宋金時窯廠擴大,燒瓷品種豐富,裝飾方法也多種多樣:如有自釉罐上以褐點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劃復線直線紋與曲線紋的相間排列;以及三彩蓮瓣高足爐等;均有特色。該窯產品特征是:胎質較粗,胎色淺灰褐;釉色有黑釉、白釉和三彩釉等。唐代花瓷釉色黑褐,上飾以月白或灰白彩斑,有的象一朵白云,有的象一片樹葉,有的象一簇浪花,自然生動、寫意成趣,即有名的魯山花瓷。北宋至金時窯場擴大,產品更加豐富。裝飾上除直線紋曲線紋外,也有劃花、印花紋等。到元代還燒制白地黑褐彩器和紅綠彩碗等。唐、宋、元的器物均具有它本朝代的工藝特征風格。
點擊數:次 總張數:5張 來源:印象河南網 作者:C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