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銑與小顏巷
2013/5/31 9:57:1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安陽城內有一條小顏巷,明朝中葉,在這條小巷里曾居住著一位學識淵博的教育家、學者崔銑。崔銑號后渠先生,生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28歲時進京會試考中進士,金榜題名位列第四,被朝廷錄用為翰林院編修。45歲擢升為南京國子監祭酒,到60多歲他又被晉升為南京禮部左侍郎,官位高達三品。崔銑一生從事于教育和著述。當時在朝中居官的有許多是他的學生。他教導學生"循循善誘、侮人不倦",治學之道從來是"學在治心,功在獨慎。"對走門子、拉關系為求學而給他送厚禮的人,都被他婉言謝絕,拒之以門外。崔銑一生著述很多,《洹詞》是他主要著作的匯編。現存最早的安陽地方志書--明《嘉靖彰德府志》,就是他智慧的結晶。崔銑熱愛祖國和故土,他對國家、對安陽的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在崔銑64歲時,因病逝于安陽。死后,被朝廷追封為禮部尚書,謚號文敏公。家鄉人為紀念崔銑,在故里安陽城內今小顏巷為他修建了祠堂。
由于崔銑學識淵博、德高望重"學行冠一時",人們常把他與孔子的弟子顏回相提并論,譽之為"小顏回"。在安陽城內他居住的街巷也被后人命名為小顏巷。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