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墓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石刻銘牌。 資料片
近日,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徐光冀撰文稱“‘曹操墓’仍不宜定論”使得經過幾度熱炒的曹操墓再度引發熱議。
對于發掘簡報認定西高穴2號墓就是曹操墓的一個重要證據是“魯潛墓志”,徐光冀指出魯潛墓志內容的確與我們常見的墓志內容不同。“魯潛墓志則很有意思,將近一半的內容記載墓葬位置、與曹操高陵的距離等。一方埋于墓中的墓志為什么要講這些?”徐光冀評價:“因為魯潛墓志與魯潛墓分離,所以我們不知道魯潛墓在何處,這就使魯潛墓志的科學價值大打折扣,所提供的具體位置也不可靠,以它作標尺自然更不可靠。”
對于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石刻銘牌,發掘簡報認為它們“是認定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證據”,對此徐光冀認為,“文獻記載曹操謚號‘武王’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的事,同年曹丕代漢,十一月追尊曹操為武皇帝,這些只能說明石牌刻銘的時間,并不能說明西高穴2號墓就是曹操墓。試想作為隨葬品只需刻名稱、數量、埋入墓中,還需特別刻上墓主人的名字嗎?曹丕又怎會將標明其父謚號的刻銘放置于其父的墓中?如果要放置刻銘,何必要刻意標明‘魏武王’,這恰好說明西高穴2號墓不是曹操墓。”
徐光冀由此推斷:“由此產生另外一種可能性,也就是曹操生前將物品(含兵器)賜予其子及臣下……很可能是下葬獲賜者時把這類物品帶入墓中,還特別標明出來以示榮耀。”由于曹操當時規劃了廣闊的陵園,令諸侯、大臣陪葬,所以,“西高穴2號墓可能是曹操高陵的一座陪葬墓。”(原標題:安陽"曹操墓"真偽再起爭議 專家:或是陪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