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河南省鶴壁市浚縣楊玘屯村泥塑藝人在制作“泥咕咕”。 劉肖坤 攝
泥咕咕是民間藝人用黃膠泥手工捏制而成的一種泥塑,因其能用嘴吹出“咕咕”等不同的聲音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在隋末農民起義軍與隋軍的戰爭中,雙方為爭奪黎陽倉,有一員叫楊玘的大將在此屯兵,故后人將此村命名為楊玘屯村。當時,為了紀念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士,將士們挖取黃河岸邊膠泥,捏制戰馬、騎士、螺號以表達懷念之情。
浚縣泥咕咕以手工作坊生產為主,藝人們用黃膠泥加水和成泥巴,用木棍捶打,使其變得柔軟細膩,先用手捏制成型,然后用一根竹棍兒在各種造型上雕制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紋,選好合適的角度在不同的部位打眼通孔,使其能夠用嘴吹出聲音。做好的泥咕咕晾干透后,再進行燒制,出窯后先打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筆點畫出各種花樣。
浚縣泥咕咕的創作題材多以人物和動物為主,憨態可掬的神態中透露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泥咕咕到現在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被民俗專家稱為歷史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