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金——出自曲阜西安的姓

2016/3/1 11:52:43 點擊數: 【字體:

    金jīn——出自曲阜西安的姓

 

金——出自曲阜西安的姓

    金姓是一個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時的少昊,即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所云:金姓是“少昊金天氏之后”。少昊,一作少皞,名摯(一作質),是古代東夷族首領,東夷族以鳥為圖騰,他曾以鳥名為官名,設有工正和農正,管理手工業和農業。相傳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按照古人的五行學說,土生金,他以金德王,故號為金天氏。據《帝王世紀》載,少昊自窮桑(在今山東曲阜市北)登帝,后徙曲阜。少昊的子孫中,有一支簡化他的號“金天氏”而為姓氏,就是金氏。

    金姓還有一支出自西漢時的金日磾(日磾,音mìdī),系皇帝賜姓,即宋代《廣韻》所云:“漢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據《史記·匈奴列傳》及《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出隴西,擊匈奴,曾收得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金人”即金佛像,是匈奴王族立以為祭天的崇拜物。休屠王的太子日磾,字翁叔,于當年秋隨渾邪王歸漢,因日磾篤實忠誠,為漢武帝所信愛,武帝以其父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稱金日磾。金日磾初為馬監,武帝奇其狀貌,拜為侍中,在帝左右,目不忤視,數十年無過失,武帝死、昭帝即位后,與霍光等同受遺詔輔政,以功被封為秺侯。從金日磾開始,其子孫世代姓金。

    此外,據《前秦錄》載,十六國前秦時,羌族首領有金氏;據《舊唐書》載,唐時新羅國王姓金。新羅,朝鮮古國名,首都慶州,與高句麗、百濟并立,7世紀中葉統一朝鮮半島大部,與唐朝有密切聯系。又據《吳越備史》載,五代十國之一的吳越(據有今浙江之地及江蘇的一部分,建都杭州),開國之王叫錢镠,因镠與劉同音,為避錢镠之名諱,該國的劉姓人,皆去劉字的卯頭刀旁,改為金氏。又據《元史·儒學傳》載,元朝的金履祥,其先本姓劉,也改為金氏。凡此種種,都為金氏增添了新的屬員。

    以上幾支金氏,世系比較清晰的是金日磾家族。金日磾家族較長時期內住在長安(今陜西西安),累世官宦,且多為侍中(侍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例如:金日磾的兩個兒子金賞、金建俱任侍中;金日磾之弟金倫的兒子金安上任侍中,封都成侯,金安上的4個兒子常、岑、敞、明及金敞的3個兒子皆任侍中。所以,史書稱金日磾家族自漢武帝始,歷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至平帝,7世為內侍,與西漢大臣張湯后世并稱“金張”,成為功臣世族的代稱。漢獻帝時有兗州刺史金尚,為京兆人,還有金袆,亦為京兆人。這說明東漢時金氏仍以長安為發展中心。

    北齊有金祚,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人,驍勇尚氣,以大都督從破西軍,累加開府儀同三司,封臨濟縣子。這說明南北朝時金氏已有遷至今甘肅省境者。

    唐朝貞觀年間所定益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三姓之一有金氏,汾州河西郡(今山西臨汾縣地)四姓之一有金氏。唐代宗寶應中有上虞令金堯恭。唐德宗朝有將軍金忠儀,為新羅人。

    宋、明時期,南方的金氏除在今浙江、江蘇一帶發展外,還分布于今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廣東等;北方的河南、河北、遼寧等省也都有金氏的聚居點。宋代有休寧(今屬安徽)人金文剛,官龍圖閣直學士;邵陽(今屬湖南)人金彥,力學善屬文,好施與,惇孝友,郡人號“義門金氏”,后奉詔舉孝廉,為天下第一。元代有學者金履祥,蘭溪(今屬浙江)人,撰有《尚書表注》、《論語集注考證》等;書法家金元舉,鹽城(今屬江蘇)人,工楷書、篆草。明代有學者金問,散曲家金鑾。明末清初有文學批評家金圣嘆,曾對《水滸》與《西廂》進行批改。

    清代以來,金氏分布地更加廣泛。清代有書畫家金農,隸書樸厚,楷書自創一格,其畫造意新奇,筆墨樸質,別開蹊徑,為“揚州八怪”之一;還有中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傅金之俊,畫家金侃,學者金榜,詩人金和,F代金姓較著名的人物有:金仲華,新聞工作者、國際問題專家,建國后歷任中國新聞社社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副市長等職;金如柏,建國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兼軍事法院院長、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

    金姓移居臺灣最早者是金壽老,他于清朝嘉慶年間(1796年至1820年)自大陸渡海入臺,進行開墾。此后,閩、粵金氏又有一些人遷往臺灣。目前,金姓在臺灣姓氏中排名第90位。此外,清朝初期,臺灣曾幾次發生叛亂,新竹竹北新社的土著,屢次協助官兵平亂。因此,清政府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賜予助戰有功的土著7姓,以示表彰。其中,第二即為金姓。

    金姓遷往國外,最早是到新羅(今韓國)。據韓國南氏大宗會《始祖英毅公事跡》記載,韓國南氏始祖南敏,原本姓金名忠,為中國人,于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奉命出使日本,返回途中在海上遭遇臺風,飄流至新羅國一小島上,時值安史之亂,難以回國復命,于是便留在新羅,被國王賜姓名為南敏。近代以來,又有一些金姓人走出國門,到海外開拓新的事業,現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

    姓氏書列金氏的郡望為彭城、京兆。這是說魏晉至隋唐時期,金氏在這2郡為著名的家族,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為當地所仰望。彭城郡的治所在今江蘇徐州,京兆郡的治所在今陜西西安。

    金氏的堂號有彭城堂、京兆堂、麗澤堂。彭城堂、京兆堂均是以郡望為堂號。“麗澤堂”出自宋末、元初學者金履祥。金履祥窮究義理,為一代名儒,南宋末皇帝召他任國史館編修,沒到任南宋就滅亡了。此后他隱居著書,晚年講學于麗澤書院,所以,其后裔因以為堂號,稱“麗澤堂”。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將金姓列為當今中國第69大姓,稱其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2%。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的新的百家姓順序將金姓列在第64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金姓分布很廣,以河南、浙江、江蘇、湖北、四川、上海較多,這6省市金姓約占全國漢族金姓人口的62%。金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除上面敘述過的以外,北宋時定居于今河南開封的猶太人有金姓;金時女真人有金姓;明朝賜元人額森圖克、阿爾哈特實哩均姓金;清代高麗人有金姓,凡7派,出易州、海州、開城府、金家堡、望京、蓋州、紅溪堡等地;清代世居沈陽的滿洲人有金姓;清代愛新覺羅氏、金佳氏,后均有改姓金者;清代貴州安順府平越州土司為金姓;云南鎮康德昂族苑恩氏,漢姓為金;傈僳族恥饒時氏,漢姓為金;景頗族金劈氏、恒滾氏,漢族均為金;達翰爾族索曲氏(莫昆名)、德力根氏(莫昆名),漢姓均為金;鄂溫克族金科日氏,漢姓為金;甘肅、青海一帶白馬人額珠家(姓),漢姓之一為金;回、瑤、苗、白,朝鮮,哈尼、蒙古、土家、保安、東鄉等民族均有金姓。

    第一支金氏的起源地在今山東曲阜,第二支金氏的起源地在今陜西西安。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